悲喜交加的结局
这几天,把余华先生的《第七天》听完了。这是讲述关于一个人死后七天里遇到的各种事情,从另一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人世间发生的事情,反映了现实的状况,比如,强拆迁,卖肾和爱情,亲情等故事。
余华先生的小说,通俗幽默的文字,让人听起来不费力,但是有很多的感触,一个个故事情节情节像利刀,又像轻风,不经意间却深深地挖掘出读者内心的情感共鸣处。
听完《第七天》后,今天又回去把之前听的《文城》末尾几节的故事继续听完。上次的故事听到默认的男主人林祥福死了之后,听的心情也戛然而止了,因为他下线地那么突然,觉得后面的故事,也没有那么着急听下去了。
《文城》后面讲的是阿强和小美的故事,与前面从林祥福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正好形成了完整的呼应,如此看到了一整个故事呈现出来了。作为沈家童养媳的小美,对阿强是不离不弃的忠诚。而林祥福对待小美,是至诚至善。故事的独特和凄美之处,也源于这些缺憾。
正如前几天感慨着人世间的不圆满是常态。不论从小说还是现实来看,会发现,美好和痛苦是陆续交接来临的。当作者描述出一个美好欢快幸福的生活场景时,往往很快又被突来的意外打破,似乎,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规律。就像小美眼中金子般的颜色,有时候点亮,有时候又暗淡下去,然后又重新点亮,后来又消失一样。
有人说:“ 悲剧,就是把美好东西撕烂给人看。” ,很多的小说的结局都多少带一点悲剧色彩,不尽人意。而结局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想直接跳过过程,去看结局如何。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是看了结局,而过程是让人充盈的。
原本觉得生活的节奏比较紧,听小说似乎没有意义,还耗费时间,但是如果听到能触动内心的好作品,对心理的建设会起不可小觑的作用。
听了几部小说之后,看到很多结局,其实是悲喜剧交加的,在悲的色彩基础上,还给人以希望和向往。自己内心很明显的转变是,对悲和遗憾的部分,有了更广阔的接纳心态。
生活这条河,就是这样高高低低,波澜起伏,这是它正常要流动的形式,有时候欢快,有时候低吟,有时候汹涌,有时候平静,每一个现象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相,不管我们面对的生活河流处在哪一个相上,心里保持一种觉知,流过去的地方即使曾经撞击地再猛烈,毕竟也都过去了,要看到的是,它最终都是要向前流动的。
随着人群,潮流,慢慢往前走着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也都在谱写关于自己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