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开发之基础Android技术知识Android知识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第一章笔记(一) Activit

2017-05-28  本文已影响55人  start筑梦

虽然做安卓开发也不短了,可是对好多基础的东西却没有那个自信去解释的很清楚,写这个系列的文章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重拾一些东西,也想看看当初学的东西,现在再看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 温故而知新。 ”这句古话,真的很有意义。好了,话不多说,开始复习。

1.起源

Activity是与用户交互的第一接口,它提供了一个用户完成指令的窗口,当开发者创建Activity之后呢,通过setContentView(View)方法给该Activity指定一个显示的界面,并以此来为基础提供给用户交互的接口,系统采用Activity栈的方式来管理Activity。

2.形态

Activity在各个形态间切换,来控制自己的生命周期。

3.生命周期

正常情况下,Activity的常用生命周期只有下面7个,下图更详细的描述了Activity各种生命周期的切换过程。


Activity 生命周期 (经典).png
onCreate( )
onStart ( )
onRestart( )
onResume( )
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 )

针对上图,还分为几种情况:
1.一个特定的activity,第一次启动,回调如下: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2.当用户打开一个新的activity或者切换到桌面时,回调如下:

onPause ->onStop

3.当用户再回到原activity,回调如下:

onRestart ->onStart ->onResume

4.当用户按back时,回调如下: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

5.ActivityA和ActivityB,我们要点击ActivityA的启动ActivityB按钮,来启动ActivityB,然后点击返回键,期间经历了哪些生命周期?

1.启动ActivityA,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onPause()

2.点击ActivityA的跳转按钮,
activityB: 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activityA: onstop()

3.点击ActivityB的返回按钮
activityB: onPause()
activityA :onStart() ->onResume()
activityB:onstop() -> onDestroy()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activity启动之前,栈顶的activity需要先onPause后,新的activity才可以启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