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人明月共光辉人物

张爱玲早年在香港大学的读书生活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81人  红枚花园

1939年,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举行了一次远东区招生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张爱玲在日本、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伦敦大学远东地区的第一名。

这是她曾经梦寐以求过的,要在中学毕业以后,也要像母亲一样出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这个美丽的异国之梦,张爱玲在考上这所大学之前,潜心刻苦努力学习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英国伦敦大学,

她成为了高考状元,这是她的荣耀,也是母校的骄傲,真是满心期待,内心说不出的激动和喜悦。

但是天公不作美,由于那个时候,正是中国时局最动荡,战争最频繁的日子,导致她最后无法远渡重洋去上学。当时香港大学和和伦敦大学的入学录取成绩一样,因此张爱玲便独自一人选择去了香港,开始了她为期三年的香港大学生活。

她离开上海,告别母亲,去往香港,这也许是正合她心意的。与母亲在一起生活时,她的表现,始终达不到母亲所希望的名媛淑女样子,她呆在母亲身边是自卑的,是压抑的。

她心里,早就期盼着有一天能离开家,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受谁约束管制,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即使自己一个人生活,也不害怕孤独。

此时的香港,经过百年的岁月洗礼,已经成了东方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当这个远离父亲阴暗老宅和母亲淑女的清规戒律的女孩,到达这个全新的城市后,她这颗年轻美丽的心真正地舒畅了。

她感觉香港与她以前所生活过的城市,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笼子里关久了的小鸟,现在被放出来了。从此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这片天空中尽情飞翔了。

此时的张爱玲对生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她现在要做回真正的自己,她重获自由了,她可以尽情读书了。

她本来从小就爱读书,尤其是文学书籍,而且9岁就开始写作投稿,发表文章了。由于家庭的关系,自小她就感受到了人性中各种虚伪和人情冷暖,她比较早熟而且敏感。

在香港学习的这三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美丽、最开心的时光。在这里,她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手不释卷地阅读各种书籍,她发奋图强,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她整日沉浸在自己那个“小象牙塔”的天地里面。

张爱玲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每一门功课都是第一名。而且在两年内获得了两项奖学金。曾经有一位教他的英国教授说过,他教了十多年的书,从来没有像张爱玲得过这么高分数的人。

在这三年里,张爱玲是一个公认的勤奋的学生,她为此背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这段时间,她放弃了写小说的嗜好。

正是因为,她这这段时间的苦学,为她日后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她在港大苦学英文,就停止了一向喜爱的中文创作,她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原著小说,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也为日后去美国,翻译英文奠定了好的基础。

除了读书外,她唯一没有完全放弃的就是绘画了,因为绘画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而且可以放松精神。

由于生性比较孤僻,在港大时,并不太喜欢和同学去游山玩水,她认为出去看人,随便谈天,不仅会使自己不安,而且还会浪费时间。

因此她始终将自己的喜好放在第一位,很少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同学来往。可是虽然她不喜与人交往,不代表她与世隔绝了,她还是有一位叫炎樱的同学一直伴随着她身边。在港大,她们两个人一起度过了美丽、快乐的时光。

总的来说,张爱玲在香港大学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和受香港这种先进文化的刺激,对于张爱玲毕业后的创作生涯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