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公益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吃“希望工程”的老本(读书笔记)
最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了李小云教授的新作《公益的元问题》。公益的元问题是什么?这是对中国公益发展理念与实践的根本性追问。在李小云看来,公益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便是公益的元问题。
对这本书,业界诸多大咖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公益领袖徐永光为该书作序,称此书是“解慈善文化,释公益文明”;新湖基金会秘书长引用古代宋金时期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盛赞该书是“纵横正有凌云笔” ;和的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汪跃云则表示,此书娓娓道来的风格,“更像是一场平实的对话。”
且“真知灼见也俯拾皆是”。
如此好书,我辈岂能不读?且将我在阅读过程中所划下的一些精华语句摘录于此,以飨读者诸君,今天内容摘录于《第一章 为何公益》:
李小云著 《公益元问题》1,慈善与公益是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克服社会不平等的一个自发、内在的机制。无论是传统的慈善还是现代的公益,都是基于社会的不平等而逐渐形成的。
2,公益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公益本身,还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公益是一个夹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特殊部门。这就需要公益能够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这是公益,尤其是中国公益面临的核心问题。
3,有一项针对美国人的调查显示,有40%的捐赠者认为,捐赠让自己感到非常幸福。慷慨大度的人之所以快乐与健康,并不总是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相关,而是与他们的慷慨大度有某种关系。
4,在一个社会中,财富的生产与再生产是这个社会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因此需要有一个机制来消化这个副产品。慈善公益就是一个消化这种副产品的机制。
5,慈善公益的本质是对能力和财富的一种平衡。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的财富完全来源于他的能力,他的财富是他理所应得的,但从慈善公益的本质来讲,他仍然有义务与社会中其他处于困难的人分享所拥有的。
6,慈善公益从传统上讲,看起来是一个愿不愿意帮助别人和愿不愿意捐一点钱的意愿问题;在现代意义上讲,则是一个愿不愿意和有没有能力解决一点社会问题的社会实践问题,其背后却涉及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机制。
7,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慈善相当于一种平均主义的福利制度,它确保了家族成员和社区内部基于平均主义的社会秩序。
8,我们今天做扶贫,很多成功人士都纷纷捐钱,这里的慈善又被赋予了政治的内涵,但尽管如此,我们生活在自己文化中的每一个人,包括那些成功人士都无法摆脱命、福、报这些文化信仰的影响,也无法走出家国情怀的价值观。
9,现在的公益都讲第三部门、社会创新、互联网公益,讲解决社会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已经进入以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为主导的现代化阶段,市场的组织形式、国家的治理、社会的组织都已经不同于传统社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发育中国的慈善与公益显然需要现代化的公益。但是,完全抛弃中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也会让中国现代公益有时候显得没有着落。
10,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于1907年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五种伟大的礼物”。他在文中解释了慈善和公益的区别,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他认为,慈善仅仅是给穷人提供了暂时的帮助,相反,公益则是给社会所有人的帮助;慈善满足了个体需要,而公益则是要创造和支持个人摆脱困境的机会和机制。
11,“私益”有两层含义,一是受益的人群是少数个体,而且这种简单的救助并不能解决受困群体深层次的问题,容易导致“慈善依赖”。也就是说,一旦出现同样的问题,就得继续施以援手。二是捐赠在于富人通过施舍来获得他们在社区内部存在的合法性(至少捐赠者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呈现个人的慷慨大方,并希望受捐者知道是他的捐赠)。
12,公益,首先是“公共利益”,这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我们通过捐赠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中困难群体问题的根本性方案。……慈善的爱心是狭隘的,公益的爱人是广阔的。
13,我们的公益组织越来越多,但是资助性的公益组织非常有限。有钱人希望公益自己做,一则是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二则也可能觉得自己的钱自己做放心。归根结底,还是“私益”的情结在作怪。
14,每个人的利他行为首先是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利己属性会排斥利他属性。
15,美国公益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比较稳定地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这也是美国公益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情况则不同。首先财富的迅速积累仅仅经历了几十年,关于财富的社会价值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且在一般大众,特别是富裕群体的记忆中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潜在危机的深刻记忆。同时,我们在国家主导的社会下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记忆中很少感受到公益的作用。如果缺乏自身受益于公益的切身体验,就很难对公益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中国普通大众和富裕群体的捐赠意愿,当然这不是说中国人不愿意捐赠,而是说比较稳定的捐赠文化在中国还没有形成。
16,在我做的所有公益捐赠中,很大一部分并非出于利益的交换,而是出于情感驱动。过分强调人性的自利对公益是有害的,公益是不同于经济活动的人类社会活动,人类的公益行为无法遵循经济规律。这是从道德层面看社会的一个视角,该视角并不符合经济学家的理性主义。相反,从社会道德的本质主义讲公益,也一定需要有一个制度,尤其是大规模的公益捐赠,也需要讲效益,否则就会引发公益的异化和道德的陷阱等问题。
17,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面向全球的开放,二是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这两个维度的变化是把握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条件。
18,现在开始讲中国公益组织“走出去”,这是公益发展的第一个维度。从民族本体的角度讲,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利益,因此,我们的公益组织“走出去”,应该有鲜明的民族性,不能像西方公益组织那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能搞狭隘民族主义,也应该把中国的公益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公益文化相结合,丰富全球化、共享性、新的公益伦理
19,(公益发展)的第二个维度是公益组织如何在中国迅速发展的语境下,寻求自己的定位,这就需要更多的考虑社会的融合。我之所以强调社会融合的原因,快速的经济社会转型会出现相当多的问题,如果按照民粹主义的视角,那可能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碎片化。
20,公益组织在国内的发展需要考虑国家主义和发展主义的问题。由于发展主义的长期主导,导致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分化以后就出现了不受益的群体和受益少的群体,甚至出现了利益受损的群体,所以民粹主义就出现了。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公益当前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公益文化、公益与国家主义的关系、公益不能完全沦为发展主义的奴隶。
21,现阶段的公益,不应该成为民粹主义的公益,因为公益实践本身极有可能成为民粹主义的根源。公益在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变成民粹主义的工具,那么公益就会产生负面性。
22,公益文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实践,我常常说不要把公益搞成一个中产阶级自己玩的公益游戏。我经常在农村工作,但却很少在农村养老院看到志愿者,志愿者们大多在大城市穿着公益衫发宣传单、打扫垃圾。这本身没有错,但这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我们的阶层分化很严重,越是下面的阶层越是如此,所以即使是我们经常讲的公益,很多基层老百姓也听不懂。
23,公益与国家主义的关系,一方面,中国的公益不可能脱离国家政治实践的语境,因为国家公益实际上覆盖了很多的公益范畴。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强调公益的特殊性。公益也需要关注多元性。公益代表弱势群体,要协助国家在新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探索新的全球化伦理。公益组织不仅是到国外建医院、学校,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在实践中让我们的民族认识到发育全球化伦理的重要性。
24,“人人公益”是慈善社会的基础,但是“人人公益”不能仅仅依靠说教,我们当然需要在道德教育层面广泛宣传善良、慷慨以及帮助他人的美德。公益界也需要反思我们做的公益能否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我们的公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在吃着“希望工程”的老本。现在的公益资源,比过去有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公益更多的还是公益圈内的话题,还没有成为广泛的社会话题
25,让公益静悄悄地无处不在,要比轰轰烈烈的公益项目大赛更为有效。所以,走出公益圈的自言自语,加大公益的话语权,将公益逐渐发育成社会一个大的组成部分,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做到“人人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