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瀑和玉皇坨
年前和骑友们组团去满城游玩,上午看了龙居冰瀑,下午登了玉皇坨。
龙居冰瀑是人造景观。胳膊粗的白色塑料管隔一定的距离开一个小口子,水从小口喷出,水落在搭建好的架子上结成冰,冰层层冻结,久之形成冰瀑。
冰瀑很壮观,称之巧夺天工也不为过。冰瀑总体上给我的感觉是有人把溶洞景观搬到了露天。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等这些名称都能在冰瀑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本来二者的形成原理就是相近的嘛。骑友们拍照,溜冰玩得很高兴。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几块大石头上的纹理,很像古时候的象形文字,确切的说是像契丹文中的小字。
玉皇坨是一座野山,还没开发旅游。穿过一个小村子,来到一片山峰下,哪座是玉皇坨我不知道,反正跟着大家走,听大家说说笑笑我就高兴。山脚下并没有雪,往上走渐露雪痕,至山腰雪已寸余。山路不但崎岖,而且很窄,大多数路段仅能容的下一只脚。不断有喊累的声音,我没觉得累,也许是被景物吸引的缘故吧。抬头壁立千仞,俯首山路百转。远望满目萧瑟,近观生意盎然。看那株不知名的小树,枝上片叶皆无,枝头顶着的芽胞却是鼓鼓的。温柔的春风,只需一缕就能催开。看那丛灌木,没有叶子,没有芽胞,每个枝条都举着一个伞状的花序,花只有小米粒大小。花已干枯,可是仍保持绽放时的姿态。不禁让人想起南宋诗人郑思肖的咏菊佳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石缝里钻出的小树,路边倔强生长的蕨类植物和苔藓,一身绿装的松树,无不显示着生命的坚强。山路盘旋而上,越往上越难走,快到山顶时有骑友打电话要我们返回,说山下起雾了。我们走在前面的四五个人很遗憾,望峰感叹,只差一步之遥就到顶了!我安慰大家:“到了顶也不一定有什么好景,求之不得的永远是美好的。”
回到山下,又经过那个小村子,有一位老婆婆在喂猪。好多年没见过活猪了,我走过去细看。两头白色的大肥猪在一个食槽里吃,一边吃一边哼哼,莫非在讨论晚餐的味道?
登车,返家,愉快的一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