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一本让自己更快乐的书
如何让自己不被手机牢牢地抓住?人啊,一旦闲下来了,没有元认知,也就是让本性牵着鼻子走的,趋利避害,拈轻怕重,喜乐怕苦的,自然而然就会被手机的视频吸引了。
我就是这样的,一刷起视频来,没有两三个小时不会放下,开始觉得只是刷了5分钟,后来觉得反正都刷了1小时了,不如多刷一会,最后,干脆破罐子摔碎,继续熬夜得了。
其实,越刷越空虚,甚至恐惧,但是发现在一个个地划过去刷视频过程中,没有任何间隙可以停下来思考。慢慢地,感觉你的意识和灵魂,已经被吸走了,越来越飘渺。
等最后关掉手机后,失眠、心烦、后悔,各种感觉都有,唯独没有好的感觉,我知道这是一种瘾。
怎么办呢?
认识到自己的脑子是在躲避痛苦,躲避烦恼,脑袋不愿意去思考,想要躲在安全区里当一只鸵鸟,虽然它很焦虑。
焦虑的本质,就是只行动不思考,希望依靠本能就能立竿见影地把事情做好,最好一次做好。
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得找一个潜意识的监督员,每一次做选择时候反问一下,比如真的要拿起手机吗?真的有必要看完朋友圈吗?真的有必要去接茬吗?
还有,在每次做选择的时候,慢一点,给自己2-3秒钟,让意识跟上来。比如,在生气回话的时候,在接受批评的时候,在有情绪的时候,总之各种接缝的时间节点都停1-2秒。
厉害的人,最善于在各种节点带上意识和清醒了,给自己一些容纳的时间吧。
这也是一种不那么难受的自律方法,减少负能量的增加。
然后,还有启示就是啥呢?原来我们控不住不住自己的意识的时候,多的时间和钱只会让生活过得更糟糕,因为我们的意识是一直被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假期越长越糟糕,有时间和没时间的效率是一样的。
专注力,可以让自己更快乐。做任何事,都带上感受,不要一心二用,否则,长此以往的话,会导致抑郁。不要做A想B,要做A想A。
目标要清晰具体,不要宽泛,要去做自己最容易错的点,最关注的事,最为难的事,而不是把会的不断地重复重复。学习新东西的时候,要在舒适区的边缘,一点点去拉伸,从而可以进步。
这是看了认知觉醒的一些感悟,觉得可以把原来看得一些七七八八的串起来,很好哦。
今天复盘:
1.心情:由抑郁到平稳,先出去散步,后来是因为看书导致心情更好
2.家庭:陪伴家人
3.工作:回了几个微信,给学生买了奖励品
4.运动:大概1小时
5.学习:看了认知觉醒一半,还写了两篇日志
我拥有什么?
1.健康的父母
2.还算健康的自己
3.可爱的孩子
4.衣食无忧
5.这段时候,有人做饭
6.我爸会陪孩子玩耍,他们相处得很好
7.拥有了开导自己的一些方法
8.算得上5分理性的脑子
9.一直成长的心态
10.自由自在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