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读后感//《蛙》:致,我经历过的那个年代
【齐帆齐微课】
《蛙》
本周写作成长营的作业,其中一项是写最近读书的心得。前几天看到群里大家讨论过莫言的《蛙》,我从书架上找到了它。
这本书,在书架上被冷落了八年,几近蒙尘。多年来,我不愿看它,也不敢看它,假装遗忘了它,就像与过去做了一个隔离。
今天,因为写作,又被它吸引,再次与过去链接。
我想,我要认真地再读一次,与当年相比,时过境迁,读来一定有不一样的感悟。
关于莫言,无需赘言。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早有评论。
我感觉,莫言的描写,不是一幅图画,而是现场。他描写的每一个场景,都是有声、有像、有味,有时还有触感的痒、痛。他的描写让书中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看多维立体电影,自己和书中的人物同在一个时空,一起经历,共同感受。
正因如此,我读了几章,就读不下去了。越往下读,越感觉每一个字都直指我心,令我不能呼吸。
我想,我写不出这部书的读后感。
10年前,《蛙》首刊发行。莲姐带着它跑到我的办公室,激动地说:快看看,莫言的小说,写的计划生育,写的我们!
是的,你猜对了,我们当时干的工作,就是《蛙》里面姑姑干的工作,不,这样说不够准确,我们是小说的中间部分,配合姑姑工作的人,也就是说,把那些违反国家政策的人带到姑姑那里去的人。
换句话说,姑姑干过的很多事情,我们也干过。
2011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我买了一本,放进了书架,成为一件纪念品。
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们对于人口发展的趋势、生育政策的调整,已经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考虑,新的政策正在酝酿,老的工作方法还在执行,处于过渡的阶段。
那时候的我们处在一种自我矛盾和纠结的状态中。我时常忍不住质疑自己,做这样的工作意义何在?我企图寻找一种支持。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
作为“经历过计划生育年代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人,并且从事过计划生育工作的人,更加懂得其中深意。我们觉得,《蛙》,就是“姑姑”们的一部血泪史。
我们队伍里,村级的计生专干,有的从七十年代干起,莲姐从80年代干起。她认为莫言小说里写的姑姑,是基层千千万万计生工作者的缩影,那里面,就有她自己。
我是九十年代中期加入了这个行列。多少年风风雨雨,和姐妹们哭着笑着走过来,提起来,心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我没有莫言的传神之笔,无法用文字描述其中滋味。我曾经和莲姐她们说过,将来,我要写一部小说,主角就是我们自己。
但是难就难在这里,不是难在我还不会写小说,而是难在有些工作说得做不得,有些工作做得说不得。那几年,因为这个,我的心情特别抑郁。
所以,我相信“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绝不是夸张之词。不是莫言写不出来,而是莫言在文学与现实之间,努力寻找一种科学的平衡,最终以真实的虚构胜出。
在莫言之前,还没有人用文字的形式,深入这个领域。
书中触及国人灵魂之痛,乃是根源之痛,时代之痛。
也许没有人注意,受这本书震动最大的,除了文学界,还有从事过和当时从事着姑姑这样工作的人,她们跟随着莫言的书走上了中国、世界的文坛,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些这样的人,在做着这样的工作。
她们曾经就像姑姑那样,满怀着为党的事业奉献青春的工作热情,为自己是国策执行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也曾经在某些时刻,对生命的敬畏、悲悯令人惊醒,内心产生深深的自罪感。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因为她们身上有着太深的时代烙印,而无比尴尬,进退两难。
现在,我已经离开基层多年。这些年人口政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在调整,在完善,机构整合的职能更加趋向服务群众。
姐妹们在短暂的迷茫之后,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理念,依然满怀热情。
她们履行了历史赋予她们的使命,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在我眼里,她们是伟大的,是时代的英雄。
当然,莫言的《蛙》并不是为她们立传,而是以此展示一个年代波澜起伏的生育史,和不同阶段的中国式生育文化,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但是作为在其中某一时段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有很强的代入感,这是莫言文学的魅力,《蛙》的魅力。
【齐帆齐微课】(23)篇168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