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让孩子能力更强
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有能力的人,那什么样的人才算有能力呢?
《正面管教》中明确提出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具体如下:
一、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二、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三、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四、类型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五、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六、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七、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只要具备以上七个条件,一个人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放眼所有成功人士,他们都具备了这些技能。
那孩子从哪里去培养这些感知力和技能呢?
答案就是允许孩子在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时,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干边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3到6岁的孩子来说,对于第一项关于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们可以让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练习:
1、吃饭。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练习吃饭。
但我们有些家长因为怕孩子吃的到处都是,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于是干脆自己来喂孩子。
这其实就是阻碍了孩子对吃饭能力的感知力。
其实孩子自己吃饭可以很好的练习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动作的平衡力。只要加以练习,他们就能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
2、穿衣服。
自己会穿衣服,让孩子更自信。
我女儿自从会穿衣服以后,我基本上都放手,让她自己做。
当我让她穿一些领口小的衣服时,她都会说自己不会穿、不愿意穿,于是我会帮她换上会穿的衣服,她就会很自信地说:"这件衣服我能自己穿!"
有什么比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呢?
3、整理玩具。
整理玩具不仅显得更整洁,而且让他们养成高效做事的习惯。
比如说孩子平时把玩具分门别类的放好,当他们需要玩的时候,就能够很快地找到需要用的玩具,节约了时间,让他们快乐地投入到玩耍当中。
反之,他们会把时间用在寻找要用的东西上。这样不仅分散了注意力,更浪费了时间,更降低了自己想要玩游戏的热情,甚至会出现烦躁、埋怨、不满等负面情绪。
因此定时、定期整理玩具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规律。
当然,我们还会有很多其他方面让孩子进行感知力的练习。
只要我们家长懂得放手,少些责怪、少些说教、少些担心,敢于让孩子去尝试,相信他们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我们只有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的感知力和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让他们成为真正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