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52岁被解聘,做什么养活自己?”没有规划的人生多可怕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教练如风

文/如风

当我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心头是五味杂陈的,工作了大半辈子,本快退休的年龄好好享福的时候,却为养活自己而犯愁。

如果,你在22岁、32岁、42岁的时候想过这样的问题,不至于给人这么沮丧的感觉。

好,我们还是乐观点,盘点下最好的出路吧。


这个时代的52岁男人,只要是人勤快,怎么都能养活自己的。重点是,我们不该只停留在怎么能养活自己的想法,而是应该怎么把自己养活的更好啊,建议做自己擅长的,让收益最大化。

网络图

一、抓住年龄红利,发挥长尾效应。

简单粗暴的来讲,最不用费脑子的就能养活自己的方法是去做保安、保洁、或者清洁工。因为我们身边的大环境来看,这些工作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人。工资不高,但是让自己穿衣吃饭不是问题,但这样的工作干一天有一天的钱,不干就没收入。

相反,我们都知道巴菲特,身价800亿美元,其中超过99%的财富却是在50岁之后赚到的。巴菲特成为超级富豪的路径,是持续不断地坚持,而不是在某个时间点做了某件事情之后的爆发。所以,题主可能认为年轻人有年龄优势,但年轻人看你,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我这么说的原因,是希望题主打破对年龄的恐慌和不安,因为年龄大了自然有年龄大的优势。题主在事业单位工作了一辈子,尽管是合同工,但是我觉得在某个方面,你肯定积累了别人不具备的经验和能力。还有社会这所大学教给你的知识。

相对于三四十岁的人生阶段,好像还有一点尴尬。因为我们正处于持续积累的路上,但量的积累可能还没来得及发生质的改变。

所以抓住年龄的红利,尽量利用各种渠道,在原来的工作内容上做延伸的相关联工作。

网络图

二、进行自我包装,再次选择职业

我之前对一家人力资源工资做过一个项目,为期1个月。那个时间,我大部分是到们单位办公的。因为工位紧张,他们又不好意思让我在大办公室,所以,我就临时和一个他们的顾问共用一间办公室。

那个公司的老板,谦卑的称呼他为叔。我也看得出,他近60岁了。据了解,他是原来某国企的负责工人招聘的老员工,单位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他办理了内退,每个月单位只发基本工资。我和他简单交流过招聘的业务,看得出他并不懂什么专业知识,但是在我看来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做事接地气,能说会道,俨然能给这个人力资源公司出不少主意。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重新包装了自己的惊讶技能,选择到新的创业公司辅助他们的招聘。这个人就是发挥了长尾效应,就是把原来的积累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持续的利用,发挥最大的效能。

网络图

三、拿起职场望远镜,评估新的可能

现在52岁,如果是62岁退休的话,还有十年的职业生涯。这十年如果过一天算一天的话,可以想象到老年生活悲催的状态。为了接下来的生活更好,还是要慎重的评估都有哪些可能。

现在有些职业也是有年龄“复利效应”的职业,像心理咨询师、教师、企业顾问、作家、中医等等,都是年龄越大越吃香的行业。现在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刚三十多岁,工作之余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和职场教育,我不指望一时的回报,是想在我50岁以后,能让我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体面的生活。

所以,我建议,为了生活的更好,自己都有哪些优势和能力,整合起来,让能力变现。

这些需要时间需要费脑子,但是,如果想余生把自己养活的更好,就不要仅仅把目光局限在保安、保洁清洁员等工作上,当然我丝毫没有贬低这些工作的意思。

后记:我再过15年,也要到了52岁的年龄。想想15年的距离有多长,我毕业已经14年了,回首过往,弹指一挥间。

那么,如果再一个弹指一挥间:15年后,我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我从2年前开始准备了。

想想最脆弱的工作大部分本质上都是机械性和重复性的,比如从事写报告,做表格等重复性工作的办公室职员就很容易被软件取代,工厂工人也因为更加灵巧的机器人被开发出来而变得越来越危险。

为了真正的摆脱脆弱的工作,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规划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