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双11买了50本书,到现在连封面保护膜都没拆过,原来买书也有
01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晒出自己的购物清单——50本书籍,吓得我不得不赶紧点赞。心里想:真牛!其实是为了满足一下他的装逼心态。今天问下他这些书读的怎么样,他居然和我说:到现在大部分书连封面保护膜都没拆过。
我心里暗暗窃喜,让你装逼。大家不要怪我太狠心啊,只是现在的朋友圈装逼的太多简直让我我觉得自己活得好像是最凄凉的一个。后来我想了一下,为什么朋友买了这么多书,都没读呢?那他买书干嘛的?
我相信很多读者也有同样的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朋友不会卖书。你可能会说:买书多简单啊,手机APP之下下单,第二天到货。
是的,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现在买书真的超级方便,但是你如果以为这种买书是好的,那就too young too seaple了。
插入有趣的图片
那你说吧,到底要怎么样才是好的买书方法呢?下面介绍的这几种方法不尽可以让你买到好书,而且还能让你从买书中提升自己的资料收集能力。
02
这个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使用购书清单购买书。
你肯定想说:“切,还以为多深奥,这个谁不会啊。”
别急,许我慢慢道来。
在具体说明之前,请你先想象一下你平时购买书的情形:你可能大多数是在通勤或者上下学途中顺便去躺书店买到的。我想当时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喜欢商业类书籍的人会去商业书籍区,喜欢小说的人会去文学书籍区。可是当你偶然看见新书的书架、摊开的畅销书和促销用的海报,被令人目不暇接的书名、广告词和包装吸引,于是就不知觉地捧起了书。再确认好目录、前言、后记和作者资料后,你看一眼价格就走向了收银台。
或者喜欢网购的用户直接在网上搜索购书书单,但后就一本本地添加到自己的购物车中,一键付款,第二天新书到家。
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很熟悉呢?
如果你真的有上面的购书习惯,那你很可能就会出现买了50本书连封面保护膜都没有撕掉的现象。因为,书压根就不是这样买的。
03
那小编你告诉我,要怎么买书?
今天在阅读享有“笔记本作家”名誉的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写的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笔记读书法的第一步,就是选购真正想读、应该读的书。也就是说,要学会读书,第一步要学会购书。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一个工具:购书清单,格式如下:
(img)
平时看到不错的书,先填写在上面的清单中,主要包含三面信息:
1、书名
2、作者名
3、出版社名
如何在买书的时候,以上面三个信息为线索,就可以实现“指名买书”了。这时,你去书店的时候就会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了:翻开目标书籍,决定要不要买。
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明呢?理由之一,就是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思”。通过:列出读书清单——在书店确认——购买,这三步入手书籍,就不得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
比如,购买小说或者纪实作品时,会考虑是为了享受故事、玩味文章、沉浸在作品的气氛中、了解本书的作家还是为了分析最近一段时间的文学走向;比如购买商业书籍时,则是为了要以后运用到工作中或者兴趣爱好中、方便传授给他人、提高自身涵养还是为了能够立即付诸行动。
04
有了这样的一款清单之后,我们就要想怎么样填写了。记住,你要读的书,一定是你自己想读的书,所以不要盲目地追求某名人推荐的书籍,因为很可能你买回来发现这个根本就不是我想读的。
按照这里理念,我们就要从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文章、报纸、杂志、书籍以及电视等途径,尽可能多地捕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把感兴趣的书名或者主题记录到清单上面。
例如,但你在朋友圈中看到有朋友在跑马拉松,突然对跑步感兴趣,也想做一名跑者,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很多关于跑步主题的书籍,然后通过购买学习。如果你在看央视的历史解说,对晚清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想深入了解,那就可以搜索有关的书籍,一般来说,豆瓣上有很多书籍评分,你可以借鉴来判断自己是否值得购买。
总是,在买书之前,先填写一下这份清单。目的是为了确认你买的书,是否真的是你自己喜欢看的,只有自己真心喜欢看的书,你才有动力买。另外还要记住一条要则:一次,只买一本书。不要一次买几十本,一定要压制自己的冲动。相信我,如果你一次买多本书,你一定会有压力:到底是先读这本呢?还是这本呢?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也想推荐几本好书给大家参考:
1、《影响力》:[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事实上绝大部分策略都可分为六个基本类型: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
简介: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
2、《经济学原理》:[美]N·格里高利·曼昆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简介: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3、《爱情刽子手》:[美] 欧文·亚龙
——许多人的友谊会破裂或婚姻会失败,就是因为他利用别人作为抵抗孤独的盾牌。有一种常用且效果卓著的消除存在孤独的方法,即融合,如与母亲融为一体,与爱人融为一体,与组织融为一体……因为人生的一大矛盾是,自知(self-awareness)产生焦虑。
简介:这些故事充满了「我要!我要!」的呼喊。一位患者对两个活着的儿子视而不见,只要不断的哭喊「我要死去的女儿回来」;另一位患者的淋巴腺癌细胞已入侵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却坚称「我要和看到的每一个女人上床」;还有一位患者因为无法打开三封信而痛苦不已,他内心祈求的是「给我从来不曾拥有的父母和童年」;另一位老妇人苦恋一个比她年轻三十五岁的男人,她呼喊的是「我要永远年轻」。
4.《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 村上春树
——一件很简单的事,每天都做,也就成了哲学。
简介:循着岁月流逝、地点变迁,唯有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日日坚持跑步的所见所闻、所惑所思最是真真切切:1982 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长跑。此后近 30 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奔跑。
9.《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
——无论是谁,都无法从一个已经僵化病危的制度中建立属于他们的理想国。顺应潮流的做法,只能拖延制度崩溃的时间。1587 年,中国被世界彻底甩掉队的一年。
简介: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 1587 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无戒365天写作挑战营 第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