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甘
我和小甘是一个学校的,真正玩一块还是得说到实习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学校差不多二十多个人吧,都被分到一个单位实习,那会儿虽说在一个学校,却谁也不认识谁,后面难免会有产生交集的时候,就慢慢知道原来大家都是同一个辅导员。
小甘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粗且长的辫子垂到脑后,偶尔没有扎起来,头发就显得蓬松,是我羡慕不来的发量。个子不到一米六,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和我一样好动,喜欢折腾。
下了班没事几个女孩子老喜欢去凑热闹,尤其是“南大”那块地门槛都被踩烂了,那会儿门禁不像现在这么严,现在想要进去还要刷脸了。
当然除了逛他们的校园,看漂亮的美女以外,最让我激动的就是外国留学生和操场。怎么形容呢?每次路过外国人跟前,我心里都要乐呵好久,其实我最期待的还是和他们交流,哪怕我的口语很差劲,其中我还认识了两个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的学生,尼日利亚的那个接触的不多,巴基斯坦的这个我和他一起去吃过两回饺子,告诉他怎么使用筷子?怎么学简单的组词造句?他就是有一点疑神疑鬼,后面再想约我时我就没去了,疫情期间我们也打过视频,他给我看他的小侄子,长的水灵水灵的,眼睛贼大,他家还有游泳池,他就躺在那个躺椅上,后面是类似热带雨林里的树木,四周的柱子啊墙壁啊就跟我看泰剧里面的建筑造型一样,原来他家真的有矿。
但是小甘很害怕看到他,说外国佬都长的黑黢黢的,高个,言语又不通,看起来有危机感。
我们最多的时间就是停留在操场上,有空大家就一起去,没空就自己一个人动身前往,那时候精力好得很,即使出个夜班也不用补觉的,依然可以围着操场跑个七八圈,寒来暑往,我们都瘦了,八个月,路过一直很想吃的面包店没有去尝过,约好去爬衡山也中途有事,这些没完成的约定直到四年后才重见天日,得以“平反”。
小甘也是个很吃苦耐劳的女生,毅力很大,她是我所有朋友中唯一和我体力抗衡的人,我们都有使不完的牛劲儿,共同坚信着一个目标,永不言弃 。
上一周算是我们四年之后第一次见面,感情没变,气质都成熟了不少,我们围着整个县城,走来走去,她来的时候,只拿了一个包,后面送她上车的时候,足足有四五个包,果然,女生都是爱逛街的,在这件事上,得找到和你同频率的人。
老家的特色美食和景点也少,米粉啊田螺啊,清乐汤啊都尝了个遍,这一次我们不再顾忌会长胖,好姐妹聚餐,难得来一次,开怀畅饮是才算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