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后宫】闻安录(一百十九)

等闻安三人钻出树林子的时候,皇帝那边正好已经用好膳从嘉贵妃的马车里出来,一见到三人捧着一大堆的松果,便就忍不住笑:“别人家都已经规规矩矩地开始用膳,你们可倒好,倒是避开了这么多人去钻树林子。令妃,朕可要说你了,庆贵人与明常在往日里那么安静的性子,也被你带的和泥猴子似的。”
令妃笑着摇了摇手中的松果:“皇上既然已经说了臣妾,那么臣妾便就不给您常这山野珍馐了。”
“这是什么?”皇帝走上前来,从令妃手里接过去:“莫不是咱们平日里吃的松子?”
“皇上好眼力。”令妃将怀中剩下的那几个一股脑丢在地上,向边上的侍卫借来了匕首,便当着皇帝的面捋起袖子,拿起了松果一刀刀砍上去。
“你可当心着点,”皇帝皱了皱眉还是接过了令妃手中的匕首,学着令妃的样子也是找准了纹路砍,便听到令妃在一旁笑着开口:“臣妾可是从来就没想过有一日能见着皇上干粗活。您这架势要是按照咱们宫里头花房匠人的标准来看,也是差不离的。”
“那朕可是要多谢令妃娘娘的夸赞了。”皇帝笑着伸手向闻安:“接着。”一把刚从松塔上头取下来的松子,还散着清新的松木味道,闻安双手交叠捧好,仔细瞧着也是觉得有趣。
“从前倒是只吃过没见过,这些松果若是要农人一个一个这么弄出来,怕是得要好些工夫吧。”明常在伸长了头看着闻安手中的那一捧:“皇上,令妃姐姐采来的还有这么多,要是您一直这么砍,可能天黑了都收拾不完。”
皇帝点头,将那把刀比着铺陈在地上的那些,悠悠出声:“所以朕的天下,朕不是辛苦的,群臣也不是辛苦的,只有满天下的农民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理好农田咱们才有饭吃,种好蔬果咱们也才能用得上。朕的天下,还是应当要以农民为重,皇恩惠及所有百姓,这大清朝才算是真正的宁和安定。”
皇帝站起身来,便立即就有宫人上前为他整理了衣衫,掸去脚上的尘土。皇帝看着那人的动作摆了摆手:“就让这泥沾着,让朕也能切身感受一下朕这江山的土地,都是老祖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为子孙后代开拓出来的啊。”皇帝走开了,令妃同闻安一道也站起身:“咱们听了大道理,这松果可不能弄了一半就弃了。闻安,怕是等会儿就要启程,先把这些都捧到车上,待会儿坐着便折腾这些可好?”
“左右无事,听姐姐的就行。”闻安笑着拿起几个,用帕子包了放到马车上。再一次启程车中已经是坐了三人,若不是这马车车厢造的够大,怕是要挤着三位主子。听雪同茜芍绿兮一道去到了明常在的车上,也是算暂时不用忙,几个小宫女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话也是多得很。
这路程大约快走了五天,因着皇帝这趟出来带来的妃嫔较多,还有太后也跟着一同来了,脚程也就慢一些。等踏进了木兰围场的大门,已经是第五日的傍晚了。早就有早到的官员守在行宫前头,远远瞧见了车驾,便就立即跪下迎接。皇帝钻出马车,看着周围开阔的山景。在一片夕阳的照耀之下,橘红色的光遍布山崖,连带着原本灰漆漆的崖壁也变得生动起来。李玉让安公公放好了脚凳,扶着皇帝走下马车,便直接先去殿里头瞧瞧准备的如何。
皇后此时也走到了皇帝的身边,二人并身立在那里,眼前就是才刚刚布置好的行宫,皇后见皇帝迟迟未踏进一步,便也就只能陪着他站在那里。
“皇后,朕站在这里就想起朕小时候,皇阿玛带朕去山间猎鹿的情形。那是朕放开的第一箭,却正中鹿的眉心,那只公鹿跑了没几步就倒下了。安达替朕扛回来的时候,皇阿玛连着夸奖朕,自此之后朕便就喜欢上了打猎。这是男子的活动,咱们大清的好男儿就应该学会。”
皇后看着皇帝在讲这些的时候,眼神当中的光亮是愈发明显。她向前了一小步,轻轻挽上皇帝的右臂:“皇上天资优异,臣妾仰慕皇上英姿,皇上可否答应将明日打到的第一样猎物送给臣妾,让臣妾也能头个沾到大清天子的英气?”
皇帝转过身来看着皇后,眼前这人虽早已经没有了当年那样灵动的少女模样,可是眉目生华,气质温婉,即便是容貌不如令妃她们来的出众,可是她身上的这股子气韵依旧是吸引人的。皇帝轻轻点了点头:“你是朕的皇后,自然这头筹朕是要带回来与你一同分享的。”
“那就多谢皇上。”皇后有些感激看着皇帝,低下头任由着他牵着一起走到了行宫的殿内。李玉站在门口,远远便瞧见了景春同他使了的一个眼神,立即命小太监将皇后的座椅正排摆到了台面上,这才跪下来一同与大家一起,恭迎皇帝入席。
在木兰围场的第一场宴席,便就让久居深宫里的妃嫔主子们大开眼界。接驾的官员请来了周边有名的表演火焰戏班子,在殿中央摆了一张大鹿皮隔开地毯,直接拿松木支起了一个火堆,三五个赤着胳膊的男子围站在火堆旁边,嘴里低声吟唱着一曲调子。明常在紧紧靠在闻安身边,从前在安公公那里,她就被这火吓到过,如今一瞧见,想起了那时候的经历,一直害怕着不敢坐到前面去。
皇帝问了明常在此举的原因,闻安便也只是笑着回说是明常在在小时候曾经被困在火里头,现在一看见便就不敢靠前。皇帝准了闻安的请求,将二人一起安置在了一张桌上。
等待那些大汉唱完了歌退下后,便就立即上来了一群穿着黑衫的舞娘,一个个拿面纱遮面,绕着火堆跳起了舞。舞娘身上挂着一串串彩石珠子,在火光的倒映之下,亮灿灿绕着舞娘的身子,仿若是万千的萤火虫围绕在那里。闻安看着其中一位跳的最大胆的,便觉得面熟。一曲终了,所有人都摘下面纱之后便就听到皇帝的声音欣喜响起:“娜宁?”
“娜宁拜见皇上,拜见太后娘娘,拜见皇后娘娘。”娜宁笑着看皇帝,皇帝见娜宁也是一张热切的表情便就开口问道:“这千万里的路,你怎到这边来了呢?”
“皇上,我是同夫君一起来的。”
“傅恒也过来了?”皇帝站起来看着满殿的人:“他没来这宴席上吗?”
“夫君说,他要先去看一看皇上的马厩。明日皇上要去秋猎,马儿在今晚可是要好好伺候的。”
皇帝满意点头:“果然还是傅恒有这份细腻心思,来,娜宁,既然如此你就替你夫君喝了这杯酒,朕赏给他这最好的酒水,算是感谢他这一趟过来为朕操心操累。”
娜宁笑着摇摇头:“皇上,我已经不能喝酒了。前几日才发现有了小娃娃,夫君便不许我喝酒了。”娜宁面色红润,笑着望向皇帝:“还请皇上见谅,我们西域女儿不在乎这些小节,有了这样的好事便就亲自说了,各位娘娘可也不要嘲笑娜宁。”娜宁很讨喜,说完这些转了个圈儿向着四周的贵人们行了一礼,待各位主子笑着恭喜她之后便就退下了。皇帝点着头笑着对皇后说:“皇后你看,当日里傅恒还那般不情愿娶娜宁,如今可好,都给富察家添了新丁!”
皇后笑着回皇帝:“傅恒早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自己的大事都不管不顾却一直都在为朝廷效力,这件事就这么耽搁下来了。现如今看着傅恒已经有后,本宫很是欣慰,看来孝贤皇后这一颗心总应该是要放下了。”皇后站起身,仰头饮尽手中的那杯酒:“今日大吉,这一到便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本宫很是高兴,今晚还请大家尽兴!本宫先饮一杯,算是作一个开场。”
太后也点了点头,让淳桦为自己添上一杯米酒:“哀家也喝一杯,傅恒有了孩子,哀家也是真的高兴。”
娜宁就坐在第一张桌子边,闻安远远瞧着,真见她就如同春风拂面一般,眉梢眼角都是幸福的味道。她注意到了闻安在看她,转过头来微微颔首,向着闻安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傅恒从外面回来,先是上前拜见了皇帝,等一圈子话说下来,这才能落座到新婚妻子的身边。娜宁瞧着傅恒坐下,便就伸手为他添上一杯,傅恒亦是温和同她说了两句,就见着娜宁笑着靠在了傅恒的肩上。那种扑面而来的幸福感连带着闻安也不自觉扬起嘴角。明常在见闻安如此,也是放开了胆子打趣:“姐姐可是想到了什么好事情吗?”
闻安摇头,伸出筷子轻轻点了一下明常在的脸:“好了,这已经把火撤了,该是胆子大了些吧?快坐好,一路上都在喊饿,现在能吃上饭了,却开始话多。”
木兰围场的行宫本就是临时搭建的,此时将各位妃嫔全都安排好了之后,身下傅恒同娜宁却只能主宰潮湿的小殿里。闻安记着娜宁有身子,走去到皇后身边耳语了几句,便见着皇后点头,准了她的请求。闻安见娜宁走过来,便笑着同她说:“本宫一个人住偌大一间倒也是空寂,方才向皇后娘娘说了,同你们夫妇二人交换一下,你们觉着可好?”
娜宁有些感动,向着闻安行了一礼:“多谢庆贵人。”闻安笑着摆摆手,一旁站着的傅恒心疼娇妻,见闻安如此慷慨解围也是感激:“臣也谢过庆贵人。”
各自回了住所之后,听雪便同闻安一起来了小殿。这间小殿里头原本是用于储藏柴木,向阳的储备粮草的早已经改成了小间给其他妃嫔住着,这一间向西,位置不好,原本就是预备着的,未想到傅恒夫妇会过来,这才担着用。
听雪推门,就见着小小的一间里头已经简单铺好了床被,闻安走过去坐到床上:“今晚你便同我睡在一起吧。这外头也没有临时备着的小榻,若是不睡一处这地上可是受不住。”听雪将手中的包裹放下,搬了条凳子放在床前:“奴才知道了,多谢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