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真的不打草稿?

2020-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端木霖

老话说:“吹牛不打草稿”。意思是:吹牛的太随意,连在大脑里打个草稿都不用。往往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人讲话太夸张,没有可信性。就比如某个关于促进消化的药品广告,本来它无论是广告词还是代言人,不管是场景设置还是情节铺排,都还算可以。

但一个细节却让人对它的好感少了几分。广告中的人物为了突现这药老少皆宜,走到矮柜旁边,拉开一个抽屉,只见里面放得满满的,全是这个药品的盒子。估且不论这些盒子里是不是都装了药品,只要想想平时大家自己的备药情况,就会觉得这样子有点太夸大了。一个药无论它的疗效再好,也不能全家一起拿来当饭吃吧?

“吹牛不打草稿”的最佳代言人

“吹牛不打草稿”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前后不连,自圆不了其说,没有逻辑性,容易被看穿。如今,把它用来形容一些广告的夸大其词倒是再合适也不过。像这样的广告,在现在一些为了应景而作的剧集里,可谓是屡见不鲜。一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剧里常常会在某个剧情中就突然穿插一个某品牌的东西。而且惟恐观众没看到,不仅用特写,还让人物在原来的对白中专门的做个硬广。

虽然如今拍部戏,制作费用难以筹措是个实际现象。制作人们为了答谢那些愿意赞助的厂商,为其做些宣传,也都可以理解。但如果为了这个目的,就在剧中胡乱的加设戏码,不仅会让观众跳戏,连带的对剧集本身以及产品的好感,也会大幅降低。如此得不偿失的结果,岂不与初衷背道而驰了吗?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想想,这个牛怎么吹,才是观众喜闻乐见,才能创造双赢的最佳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