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有偿征稿2...

从少年,到青年——北宋男神的进阶之旅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夏语冰666

01. 老苏、大苏、小苏

要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就得了解其家庭;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家庭,就得了解其家人。留名史册的唐宋八大家,有一个家庭占据了三个席位,那就是“三苏”,我们把父亲苏洵称为“老苏”,哥哥苏轼称为“大苏”,弟弟苏辙称为“小苏”。

苏洵的父亲,沉默寡言,虽有政治抱负,奈何一辈子没什么官运,最后郁郁而终。他在童年时放浪形骸,但他到二十七岁时,有了长子,这才开始焦虑,正儿八经地发奋读书了。苏洵虽然起步晚,但一样能文声大噪,不被后来自己的两个儿子完全盖住,也是很厉害的。

而至于弟弟苏辙,则是和苏轼从小长大的、关系最亲密的血亲及朋友。苏轼在25岁那年去陕西凤翔做官,苏辙为了陪伴父亲,选择留在京城,因此只能送兄至郑州便需折回。这是兄弟俩人生中第一次分开,他有些感慨,写了一首诗,赠与兄长,其中有一句:“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而苏轼后来回了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包括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是苏轼在就任密州期间,由于七年没有见过弟弟而在中秋节写下的怀念之作。

02. 眉山镇青年

苏轼的家乡眉山并非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无数到过此地的文人墨客都称赞它是一个宜居之城。这里是去成都的必经之路。乘一小舟,自岷江逆流而上,眼见街道整洁,五六月间荷花便开放,实为一个平安喜乐的小城。

这种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是培养才子的最佳土壤,更别说天资就很聪颖的苏轼。苏轼八九岁的时候,父亲上京赶考,母亲程氏就在家里管教孩子。程氏也是世家大族之女,教儿子读《后汉书》的《范滂传》,提到后汉时朝政不修,宦官把持朝政,民不聊生。

据史料记载,苏轼十岁时就能写出奇绝的诗,甚至让老师自惭形秽。而十一岁时,他开始正式接受“科举教育”,这需要背诵大量文史典籍。虽然过程很艰苦,但存进大脑的知识日后的确显示出效用:苏轼在写诗作文或与人交谈时可以毫不费力地援引史例。

总之在环境与教育的种种正向作用下,我们的一代文豪长成了。

03. 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到了弱冠之年,开始准备进京赶考。当时在京城,家里有女儿的大户人家,都是等着科举考试之后发榜了,便赶紧给及第的未婚尖子们提亲。但苏家的老父母认为,娶个本地的、知根知底的姑娘要好得多。于是苏轼在十八岁那年娶了结发之妻——王弗。

在父母看来,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云里雾里”的恋爱上,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成家,不如早娶了,好把心思用在正业上。所以没什么爱情基础的“苏王夫妇”不免让我们联想到包办婚姻的种种阴影。但事实上,二人的婚姻是很和谐美满的。

苏轼形容自己的发妻,用的词是“敏而静”,即聪明但不聒噪。王弗刚嫁给苏轼时,从没说自己读过书。婚后,苏轼每当读书时她都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就会从旁提醒。苏轼很惊讶,问她其它书,她都低调地说:略懂。更难得的是,王弗还能起到魏征般“以人为镜”的劝谏作用。

在妻子死后的十周年,苏轼写下了那首堪称千古绝唱的悼亡词,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04. 史上最牛“第二名”

现在,让我们去看看学霸苏轼的“高考之路”。

当时子由在哥哥成婚的第二年也娶了妻,然后父子三人便启程上京赶考。他们的首站是到成都拜谒当时的大官张方平,此人后来对三苏一家有知遇之恩,对苏轼更是如父如友。张方平先是看了老苏的著作,觉得他有“王佐之才”,后来又看了大苏小苏的文章,觉得此二子未来必成大器。虽然他与当政的欧阳修关系并不融洽,但还是修书一封,力陈老苏及其儿子的才华。那年的礼部初试,从眉州来的四十五个考生当中,苏家兄弟进了考中的十三名之内。在等待明春的殿试之余,三苏也结识了当时的文坛盟主欧阳修以及学术界的其他名流。

殿试的日子到了,正巧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试官。那个时代流行的是华丽奢靡的文风,这让老父苏洵不喜。他告诫两个儿子从小就要坚持文章的质朴性、写实性。我们不得不感叹老苏的高见。历史证明,大苏小苏殿试那年,适逢欧阳修发起的古文改革运动,华丽之文全遭摒弃,而苏家兄弟的文章都以优等得中。

但科举考试采取盲审制度,苏轼的文风让欧阳修误以为这是他的朋友,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的。为了避免被别人戳脊梁骨,欧阳大人忍痛把这篇深度好文判为第二,于是苏轼那年就这么考了个第二名。那年,苏轼二十岁。

明天继续《苏东坡传》(三),明天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