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学浅学院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那个时代不会再来 ----《丰乳肥臀》

2017-04-14  本文已影响82人  MXUE如梦令

我大概是怀着好奇心和对这位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敬意去读这部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这个名字确实有点……怎么说呢,露骨吧。但是凭我个人的直觉,它的内容应该不单单仅限于此。

纵观全书,那就像一条长长的卷轴,向我们揭示了从日寇入侵到文革再到20世纪后期,国民经济渐渐发展起来,高密东北乡的变化与发展。以上官家族为切入点和载体,以女性的“乳房”为一个象征和信号,以主角上官金童为线索,以上官鲁氏伟大的,后期备受“争议”的母爱为特点,向我们诉说了许许多多在那个年代的特有的故事。

从文学艺术角度上来讲,这部作品有着与《百年孤独》异曲同工的韵味,甚至在场面的描写上,比《百年孤独》更加细致,血淋淋,同时也继承了那种魔幻的现实主义思想,将每个人安排了对于自身命运的抉择。莫言曾讲到:“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我隐约感觉到,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寄托在某一个人物上面,借此来投入感情。但是想真正了解他,读三五遍应该不够!

从政治角度上来讲,它可是政客眼中的“反派”的较为鲜明的证据。它颠覆了我们心目中共产党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形象,倒是褒扬了国民党在这其中扮演着“深得民心”的角色,比如对司马库的描写,为百姓放电影,开凿冰洞抓鱼,在最后司马库被枪毙的时候还手下留下留情“他们心目中的杀人魔王司马库,是一个青面獠牙,半人半兽的怪物,当他们见到真正的司马库时,不由地感到失望。这个被剃成光头的中年人,两只凄凉的大眼里没有一丝丝凶器。他的样子显得朴实而憨厚……”,不过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即使众说纷纭,我也不做任何政治上的批判。借书中的话来说“政治可以翻云覆雨,可以朝秦暮楚,可以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

时代的过渡与变迁中,总有人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些形形色色,早已对希望失去任何信心的人当中,上官玉女,这个混血的盲女,宛如一片狼藉的土地上开出的一朵圣洁的花。她的终身都像甬一样缩在茧里,独自承受这这个多余的,美丽的错误,最后为了不连累母亲在河里自尽。我想起了张爱玲在《怨女》中的主人公川嫦,那个美丽的女孩跟玉女有着相似的命运,都是造化弄人,一出生便注定此生平凡,不会给别人留下遐想,何其悲哀也!

上官鲁氏,仿佛一尊大佛,在受尽了身体和心灵上的百般蹂躏,在见识了七个女儿一个个由少女跨向各种态势,宛若那七色花瓣在嗅到时代的污浊,初尝禁果而后一发不可收拾,染色体变异,最终像食人花般艳丽疯狂的成长到衰落,最后渐渐凋零;在亲眼目睹了亲人如流水般离去,不断替他们收尸……而她似乎羽化登仙,飘飘忽如遗世独立,再大的风浪也能睡得雷打不动,用自己早已衰老的身体拉扯着下一代的下一代 ,她在那个社会下,顽强的成活,算是一个奇迹,但更叫人心疼与怜悯,每一次为了与上官家毫无瓜葛却始终以之冠名着的“上官家”的人,消耗着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到最后思想麻木,助纣为虐也做了没有光的对大女儿的成全。凭着她的信仰如“蒲苇”般坚韧着活着。

人们早已麻木的心和肉体,没有任何的灵魂附体 在强烈的欲望和侥幸的驱使下向家人,向同村人,向外来人伸着魔爪,伸着长长的脖子嘲笑着跟自己并无异样的他人,然后心满意足了他们那可怜的没有名字的丑陋不堪的“好奇心”。

我想起了《大秦帝国》中秦国百姓私斗成风,民俗颓败,在商君长达二十年的变法中终于将这恶习改善许多,而这一幕就像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细胞中,随时都可能散发出来带着血腥味的可怕的污浊之物。原来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璀璨的历史一同保留下来的还有中国人自相残害的恶习和固化的思想,并且深深烙在骨子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没有任何成文与教科书的唆使,他们仿佛生来就会,并且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游刃有余。

即使作者安排了个别,在所有人都麻痹的,盲目的苟活着的时候,他们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拼命挣扎着,要跳出那只牢笼,但随即转瞬即逝,就如同在一片汪洋恣肆中求生,当所有人都心安理得的随遇而安时,他们还对生还抱着一线希望,但最终还是被这片汪洋堙没,留下尸骨残骸在海面飘零,就像上官金童,在那场婚礼中没有用牙齿沾一点动物的尸骨和植物的纤维,但后来呢?还不是同那众多百姓一样残忍而又无助。

从我个人来讲,我似乎从中找到了奶奶常常说起的她在挨饿的那个年代度日的影子,微微有些许感动,终于有一个完整的画面让我体会一下她常常老泪纵横的无奈与辛酸。在细节描写上,有时候那个画面感强烈到不忍再看第二遍,而且那些战争的场面远远超出我们现在所荧屏看到的,血肉模糊,脑浆如豆腐脑一般轻而易举就被打出来。对于商管家的每一个女儿的命运安排的太惨烈了些,没有阳光,有也是使人瞌睡的中午的烈日,照的人喘不过来气,利用人物的特点,讽刺那个时代的人民的迂腐和盲目,又有象征意义贯穿始终。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并非一部完美之作,无法超越,但其参考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正视那个年代的遭遇,即使已经成为历史,也更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