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奋斗
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国》之中,得民心者谁也?
禹迹茫茫,画为九州。“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以其一落拓秀才,亦知“至难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取天下,诚为可惜!”如此,朝廷不得民心者,显矣。以此,诸侯、大公口念朝廷者,真假好辩也。
《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多,然终不能罔顾事实。第十回,前半讲马超之父,马腾攻董卓余部李傕、郭汜,无功。后讲曹操为父报仇,攻徐州陶谦。其给人映像深刻者,乃曹操之残暴:“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然而,在此段之前,讲“操在兖州,招贤纳士”,读来虽没有趣味,然却极其重要。
说刘备为正统,刘备仁慈,而能得民心,然刘备之得士几人?闭眼细思,几能一一列之:关、张为兄弟,除外;武有赵云、马超、魏严;文有诸葛亮、庞统、马良。其人几乎都一一为刘亲自寻得。比之此回(第十回)曹操,一气得才八人。且或自荐,或为来者荐,给人络绎不绝,欣欣向荣之感。人心向谁,尚用问乎?
起先,十常侍之乱,曹操于事中不过是小角色,国舅何进叱曹曰:“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司徒王允为除董卓,处心积虑,然亦未列曹入其算也,不然何须遍请公卿?机事不密反成害。王允能不懂乎?不独请曹操密议而共请众人者,以允看,曹未入流也。
其时渤海之袁绍,欲联内以除董卓,其结纳之对象为司徒王允而非曹操。昔日,处置十常侍之乱,袁绍与曹操共与其事也。其时曹操之言语行动,袁绍一一知之,其能、其心,不可谓袁绍不知,然终不以曹操为内接之对象也。殆以绍观,操亦不足算也。
待行刺未成,曹操仓皇东逃,扯虎皮拉大旗,发矫诏征兵讨董卓,而诸侯竟应。曹操此招,比之袁绍内接大臣谁更高明?当日袁绍挂节而去,比之今日曹操狼狈逃窜,谁更从容。大情景一也。袁绍得董卓太守之封即安稳矣,其时,绍可有,忆及朝廷?
曹操得十八路诸侯之应,此亦出其所望也。曹未以首倡之功而自居盟主,一来见其有自知之明,二来以见其真能为政也。
反观袁绍,能居盟主,知其尚得人心也,然其所为,绝非盟主之为也。处置不公不言,即所盟之志不见成,即自散其盟,何其愚。白瞎一叔也。若其实袁绍能主持大局,攻破董卓军,或迎回献帝,或拥立新帝,又或自立,如何不是比一诸侯强?袁绍,挂节而去时,失首倡反董之极,诚为可惜。得盟主之位而无所作为,天予不取也。
曹操此时,若自为盟主,能号令诸侯并力西向攻破董卓乎?难。此颇类前之两局:六国合纵攻秦之局与秦末中原逐鹿之局也。一成,一否。若要诸侯合作而共进退,约将否,“人各一心,不能同事”[1]也。若如楚怀王之约,各自为政,“先入关者王”,则事在未定。
至曹操为东郡太守,平济北黄巾军乱,“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自是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以此奠定统一北方之基础。此时可“谴”泰山太守,其人望已成。不复当日“小辈”矣。
-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第六回,回前总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