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学科都可以变得有意思

2017-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PhoebeBuffay

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是有意思的。中学时我是理科生,但那时候最喜欢的却是政治课,只因为老师能把这门学科(如果能算得是上一门学科的话)讲得生动,包括马列毛邓都不那么枯燥了。

是的,我相当佩服会讲故事的人。就像这本最近的畅销书:《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豆瓣评分8.4,其实我觉得有点低了。书名实际是一个哲学命题,书中也有提到。作者用它来做书名确实有些“标题党”了。看看,哲学类型的书要用标题党的方法才能变得畅销啊……

提起哲学,不知道大家心目中是什么印象。是枯燥的命题,是古板的老学究,是艰涩难懂的语言,亦或是,奇葩说里的周玄毅,哈哈。

哲学入门、相对流行的书籍也有一些,如《哲学的故事》、《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苏菲的世界》。

哲学源自西方,有人说它是科学之母。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西方的先贤们也像古代中国的先贤一样,经常“坐而论道”。不同的是,我国古代的学者们,典型的是春秋的诸子百家,他们的坐而论道是为了经世致用;而西方哲人研究的纯粹是“无用之学”,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思维的乐趣。

这让我想到了一则有名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及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有一天问他,我们研究数学有什么用处啊。毕达哥拉斯遂将他逐出师门,原因是这个人竟然想从数学中得到好处。

啰啰嗦嗦一大堆,才拐过来说这本书。这本书出版于今年2月,这个月去逛了几个书店,在显眼位置还都能看到。

贯穿全书的,是一个个“思想实验”。

我个人对思想实验是非常感兴趣的,其实这个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脑洞”。什么都不用做,仅凭想象创造出一个情境,但又不是天马行空地瞎想,是符合一定逻辑的。其实,思想实验在科学史上也经常用到。在《量子力学史话》中,我就看到了爱因斯坦和其他科学家通过思想实验的论战。伽利略的两个铁球的想象也属于思想实验。

全书分11章,每一章有少则2个,多则10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以一个思想实验开头,引出多个哲学命题或者哲学思想。当理论说的差不多的时候,紧接着又读到了故事,所以一点都不枯燥。可以说作者回避了哲学艰涩难懂的理论部分,把它最有魅力、最能引发兴趣的一面展示了出来。

正因为这样,这本书是碎片化的、不太成体系的,对问题的讨论也只是蜻蜓点水。这是没办法的事,有趣和有深度往往是矛盾的。

那么它的好处就是:即使在公交车上或者其他碎片化时间也都可以随时拿出来阅读,我就是这样在豆瓣读书中读完的电子版。

有时候,真的应该做一些无用的思考。

微信公众号:莫妮卡的书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