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钻好作者读书会

怎样通过带孩子逛超市增长见识呢?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121人  梧桐人类图解读

分享一个观念:生活才是一个真正的大课堂。生活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对孩子进行认知启蒙,只要家长足够有心。

如何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逛超市呢?

1、六个月龄的孩子最主要的是感官刺激和语言启蒙

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我记得带他出去的时候,他东瞅瞅西看看,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那会他小而且是大冬天,我没带他去过超市,现在知道这个后悔也来不及了。而且我的记忆里对孩子说话比较少。虽然我尽自己可能去跟他多说话。想想很是遗憾。

超市里有非常好听的背景音乐、琳琅满目的商品、形形色色的购物者,这些都是很好的感官刺激,而且这样的感官刺激是多维度的。

2、一岁,从二维过渡到三维认知

二维过渡到三维认知指的是从平面到立体。

宝宝一岁的时候,好奇心更重了,看到任何新鲜事物他都喜欢摸摸,这时候我就会跟他说这个东西是什么感觉的,有什么特点,比如说摸门的时候,我会说这是铁的,摸起来感觉硬邦邦的。

去超市后,问问孩子西瓜在哪儿呢?这是什么呢?谁喜欢吃呢?

孩子在超市也会认识一些新的词汇,回到家就有意识的找到相对应的绘本或者玩具,让它来巩固,相当于从3维又回到二维。在孩子的早期阶段,父母要有意识的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循环学习模式,二维到三维再到二维,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也会不断强化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的动机。

宝宝现在16个月,正是这个阶段,我得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这样的循环学习模式。

3、一岁半,观察和选择

到了一岁半,孩子对蔬菜水果,生活日用品等都能准确认识,并且可以说出来了,这时候逛超市就可以让他参与到购物中来。

先从简单开始,比如,跟孩子说:妈妈今天又买了草莓,你帮妈妈把草莓的篮子里。

之后把难度升级,路过整排货架时告诉孩子,妈妈要买挂面,你能帮妈妈拿一下吗?整排货架货品更多、选择也更多,这时需要孩子有更好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可让他锻炼听从指令的能力。观察和听指令是孩子今后学习很关键的基础。

之后呢,可以在数量上再进行一些变化,比如说,还是拿挂面,告诉孩子妈妈要买两包,然后带他一起数数,让他建立数字和实物一一对应的关系。

4、两岁,短期记忆能力

两岁,要有意识的引导他注意文字,让他了解文字的作用,激发他内在的兴趣。

在购物前,在孩子面前写下购物计划,每写一个就会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每次都写下8到10个要购买的物品。

到了超市后,先问下孩子我们要买什么?看他能说出几个,这就是短期记忆能力的培养。

5、两岁半,开始财商启蒙

根据美国的教育大纲,孩子三四岁要开始分辨各种货币单位,明白货币的作用等,这是很多幼儿园进行的教学内容。财商启蒙要从引进钱这个概念开始。

这个时候,每次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结账,让孩子站在结账台上的隔板上面,给孩子讲解每次扫描货品显示的金额,最后结账时,当着他的面大声说出正确的钱数,并交给他钱,让他付款。

每次结账完毕,带着孩子去人流不太的角落,让孩子回顾下刚刚买了的东西,告诉他这些一共花了35.5元。跟孩子说:妈妈刚刚给了你三张十元,一张五元和两个硬币,一共是35.5元,这就是钱,这些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通过这样简洁的总结,跟他强化钱的作用,并且让他知道钱的面值是不一样的。

6、三岁,长期记忆能力

三岁左右,不仅是超市购物,其他任何出门做过的事情,回家后家长都要引导他复述出来,这不仅可以培养他的表述能力,也是对长期记忆力的锻炼。

但是呢3岁的孩子并不是每次都想分享。家长要有技巧地鼓励孩子复述体验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