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2020-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媛的笔记
image.png

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的人生才算幸福?

在《人生的智慧》这本书里,叔本华清晰地揭示了“人”的概念,人是由这三部分组成:人的自身人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回到之前的问题,人的自身才是人生幸福、价值、意义的基石,而不是地位、财产、名声等身外之物。

叔本华对的三个划分做了详尽的哲学思考,分析本质、提出建议。

人的自身

人的自身包含什么呢?人的健康、外貌、气质、情感、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潜能。这是最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地方。

PS:个人觉得叔本华对情感比较轻描淡写,也许因为高度理性,所以对情感的需求降低。情感是我自己加上的,爱憎也是个人的一部分。

关于幸福

叔本华多次提到,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如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

亚里士多德:人的幸福就在于无拘无束地发挥人的突出才能。但,这就够了吗?人的自由意志呢?

也许这句话更完整,人的幸福就在于能通过自身属性和所有去实现自己的意志。

关于痛苦

尽管人的地位和角色不尽相同,这些表面之下的里子和内核却是一样充满痛苦和烦恼。
阻碍幸福之路的两大元凶是痛苦无聊。艰苦和贫乏的生活导致了痛苦,而安逸富足的生活则会导致无聊

PS:我好想无聊!

人拥有的身外之物

财产

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

地位
名誉
名声

建议和格言(摘选)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所有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最有助于我们幸福的素质。

PS: 所谓知足常乐,是因为他对其自身感到满足。

节制食物会让我们身体健康,节制与人交往会让我们心灵平静。

关于叔本华

著名哲学家,富有,终生未婚,与交际花母亲决裂,与黑格尔对立,年轻时发表代表作,晚年终获名声。

image.png image.png

我的收获

以我为本

从小很容易“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去迎合他人。现在在逐渐淡化这样的习惯。这并非是为贪图自己的利益和便利,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是指在自我和自我延伸的范围内,充分重视自己的意志、思考和个性。

重塑我和他人的关系

有了“自我”的定义,自然能划清与他人的界限。再亲近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个体的想法,爱他们就要促进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追求。

所谓为了孩子倾其所有,不过是没有划分清楚自我的界限。

追求“第一性”

正如叔本华对人自身的重视与推荐一样,对于世间万物,应该追根溯源、寻其本质,摈弃二手和副本。

迎风狂奔,不如抵御风险

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这句话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理性的投资者寻求的不是暴利,而是抵御风险。

平静安然地度过一生,用时间充实头脑,陶冶性情,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