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思想海想法

你的宠溺,是孩子努力向上的绊脚石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6人  月色沉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我表姐前些年一直是亲戚圈子里被羡慕的对象,因为她养出了一个成绩好的儿子齐齐,可是最近表姐却被齐齐弄得焦头烂额。

 上了初三的齐齐一直不在学习状态,不但连续两次月考成绩直线下降,这回期中考试更是掉到了年级300名后,并且表姐说一句他呛一句,完全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表姐对齐齐特别好,齐齐喜欢乐高玩具,那就成套买回来让他玩;齐齐想学画画,那就儿童画、水彩画、素描画轮番学,从不吝啬在齐齐身上花钱。

齐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布置卖报纸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批发、零售、算账的事情都要孩子独立完成,并且要写一篇实践作文。

 可是表姐怕耽误齐齐学习时间,直接去批发回来一堆报纸,然后带着齐齐到公园里,让一个提前联系好的朋友买了全部的报纸,这就算完成实践活动了。

 当齐齐把作文交上去后,却被老师质疑是不是造假了,齐齐回来问表姐,表姐却搪塞他,说不愿意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反正这只是做做样子。

表姐以为了齐齐好的理由,帮齐齐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哪怕是齐齐跟同学闹个小别扭,表姐都立马找到对方,帮着说和两人的关系,弄得齐齐跟同学都很尴尬。

 现在齐齐长大了,当他发现自己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更没有办法为自己做主的时候,就开始跟表姐作对了,甚至还扬言活着没意思,吓得表姐六神无主。

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父母原本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引路人,应该在孩子面对人生各种困难挫折的时候,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直接大包大揽,导致孩子丧失人生方向。

很多时候,父母自以为对孩子好,而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却是斩断了孩子自己内心努力向上的动力,让孩子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2】

作者明前茶曾写过一篇《浅肥伤根》的短文,他说台湾冻顶乌龙的产区,看到茶农不辞劳苦地用铁锹挖一个深坑,将很少的一点有机肥撒进去,再填土深埋。

他就很惊讶地问茶农说:“把肥料撒在土壤的表面,雨水来了,也会渗到土壤中,何苦这样费劲呢?”茶农却一脸严肃地说:“浅肥伤根。”

原来在20世纪80年代,化肥的使用在台湾普及,茶农们就用化肥调和了水,直接喷洒在土壤表面,肥力立竿见影,新栽的茶树腊月里就爆出密密新芽。

但是很快茶农就发现了问题,冻顶茶的活泼明亮和暖人肺腑的茶气消失了,而更大的问题是,经过一场大旱,施了化肥的茶树都旱死了。

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因为冻顶山地区地下水很丰富,任何一处挖下去3米多深,就会涌出甘泉,茶树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向下延伸寻找水和肥。

而撒在浅表的化肥,却破坏了茶树向下扎根的动力,导致茶树品质不佳甚至直接枯死,由此可以看出茶农好心办了坏事。

 这就跟养孩子是一样的道理,父母如果过分地宠溺孩子,把所有应该孩子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直接送到他手上,那么孩子必然会丧失努力的动力。

 如果孩子没有学会生存应有的挣扎和伸展的本领,那么必然会妨碍孩子在困境中努力寻找水源和肥力的能力,从而让孩子的人生一败涂地。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很多父母打着爱孩子的幌子,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强行塞给孩子,却不顾孩子的感受,甚至在孩子明确表示反对的时候,还埋怨是孩子不懂事。

 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的人生道路只有他自己来走,哪怕碰到头破血流,他也心甘情愿,父母在他受伤的时候,能够给他一丝安慰就足够。

【3】

 还记得前一段时间,患有尿毒症的八十多岁的丁老太吗?原本应该颐养天年的丁老太,却还要养着48岁的海归博士的大儿子。

 大儿子2012年毕业回国后,就再也没有出去工作过,晚上玩电脑游戏,白天睡觉,就这样一直待在家里,指望丁老太微博的退休工资养着他。

 丁老太让儿子去找工作,儿子却说都怪她毁了自己的前途,甚至把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都推到了丁老太的身上。

 丁老太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大儿子,“我教育不对,样样自己包办,他就样样都是现成的,依赖惯了。”结果导致儿子成了一摊烂泥扶不上墙。

 正是因为丁老太没有在儿子小时候,就让他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圆了,才让这个博士儿子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世界。

 父母原本以为为了孩子好,先把所有的风雨撇开去,不让孩子自己经历挫折,面对风雨,久而久之孩子当然就没有了抵御风雨的能力。

 而当孩子屡屡受挫的时候,必然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父母的头上,责怪父母没有让他从小经受锻炼,导致亲子关系破裂,也毁了两代人的人生。

文化学者于丹说,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们虽然还小,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起对世界的看法,最怕的是父母自以为是,横加阻挠孩子的成长。

 要知道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发自内心,只有当他内心里愿意为自己而努力,才会更加激发他的斗志,而这种动力如果被父母阻隔掉,那么就是孩子一辈子的悲哀。

【4】

 两个星期前,西安一个初三的男生,被班主任带去理发店理了平头,导致情绪失控,最终跳楼身亡,留下伤心的父母跟学校扯皮。

 从新闻曝光的细节中可以看到,男生的父母对老师的举动是赞同的,表示还是老师有办法,我想父母让孩子理头发,无非是想让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父母以为对孩子好的举动,却触动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不是父母想怎么样做孩子就必须接受的,这才是这次悲剧的根源。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中国的很多父母,标榜对孩子的爱绝对是百分百,含在嘴里怕花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而正是这种看似爱孩子的举动,却伤害孩子最深。

父母爱孩子应该是有理智和方法的爱,而不是一股脑儿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强求孩子接受,这也是很多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那么就不要再宠溺他了,让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学着成长,你可以站在他身边鼓励他,给他加油呐喊,但是一定不要架着他一起跑。

 毕竟,你真的代替不了孩子的人生,而你亲手斩断他努力向上的翅膀,就不要怪他飞不起来,甚至还会连累你的晚年,那才是最大的悲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