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将就 也没必要刻意
二十四岁是我最有感觉的第一个年龄点。
很清晰的记得二十四岁那年的春节,没有回家,在"插花师父"家吃的年夜饭,看了会儿春晚就回房间了。临近零点时,浑身一种莫名的抗拒,假如时间有腿可以拉扯,我肯定是扑上去拽着它,恨不得咬它,不过,我绝不会求它!
那时候是非常明显的迷茫,刚进社会,摸不着东南西北,一种完全没有准备也不知道该准备些什么的状态。谁说什么是怎样的,只要对方看起来比自己"资历深",就都会信以为真理!半年前的豪情万丈,到了这会儿,就剩豪情了,两眼一抹黑,方向都没有,小白兔萝卜都吃不到,哪里还有心情装可爱啊。
因为报喜不报忧的通病,总会告诉家里的父母大人万事顺遂,口气十足地"假装"自己不仅过得很好,还强行地透露给他们一种我很牛逼的样子。这种"不要脸"支撑起来的"要面子",也不是坏事,至少那种出人头地的气势在,先不管它合理还是不合理。
人无知的时候也会很容易掉进一个小圈子里,以为那里就是生活的全部,二十四岁的自己就是这样!
不得不说,眼界真的很重要!那时候,随便一份破工作都看得比天高,比地厚,哪里懂得讨价还价,哪里知道自己想有怎样的发展,通通没有!嘴里心里都是一种最原始的东西,好好干就会有好结果,也对,只是瞎猫碰死耗子的干耗,小水池里瞎扑腾,水花多,浪小!
那时是可悲的,最可悲的是自己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种可悲!可悲到一种简单持续的毫无技术含量和社会经验累积的事,就因为主顾的几句夸赞,就埋头去继续那单调。久而久之还居然形成一种,自觉的去做到更好,不然对不起人家!
千万不要盲目的被励志!作为你能想到的普遍的个体事物,没有多少是非要和伟大挂钩的,有太多事物根本就没有上升渠道,甚至连提升的可能都没有!凡是没有进步和提升的持续,都是在浪费时光,凡是在这些地方让你做个老实人,踏实人的,都可以回他们一句:你来!你不来你就是王八蛋!
人本来就该不断的超越自己,本来就该和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去匹配一些东西,比如责任,收入,地位。而我们身边,恰恰有很多所谓的"管理者",希望你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心甘情愿的"低人一等",甚至不惜恬不知耻的去"道德绑架"!有多少地方到最后不是成了,老猫选老鼠,老鼠选蟑螂,一窝废物!
可是二十四岁时,全然不知,也可能有感觉,却是真的不敢拿这种去否定!
这坏吗?!不坏!那样的年龄如果没有那样的懵懂,就不会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去做事,不踏实,就不能真正体会"碰壁",只有碰壁了,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够牛逼,不服气,就把天捅了,地挖了。牛不牛逼,你自己说了不算,做了才算!
折腾的人就是这样跌跌撞撞走过来的,现在看,这个勇敢啊,魄力啊,霸气啊等等高大上的东西没有半毛钱关系,说好一点是向死而生,说直白点就是退路没了,硬着头皮上罢了!
所以,哪个屌丝逆袭的时候,小范围侃侃大山就可以了,很多事物的本源大都是"勇气可嘉",但是少有"先见之明"!
理想大都是时间这条狗没吃干净,剩了点渣,哪天光耀门楣了,想起来,跑大街上随便捡起来点,洗洗挂起来,充门面的,鬼知道是不是当初那个!
而那些舍不得喂狗的,一直小心翼翼提着的,还山呼海啸的晒清高的,到最后,太多都一文不名。
二十四岁时还有一个纯洁初衷,只是不知道这初衷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回头看,我没有将就,虽然我也已经把那块最肥的理想喂了时间这条狗,只是那个装理想的袋子一直留着。不将就就是明知现实,也没想过要妥协成那个最初的"老老实实",做一个"顺从的","听话的",新时代的"仆"。不管谁,你就是把我的肩膀拍烂了,我还是要追求我自身的价值,做最好是我的本能,但是和"你们"无关,不为讨好谁,也不为超越谁,只是为了让自己发光。
在临近三十岁尾巴的这个点,回头看,和那时比,在没有想要抓住时间的想法。往前走就是,过去的愿不愿意都一笔勾销,没时间去计较,但凡你纠结了,就是在用现在去重复过去,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好浪费。
此时的豁达不再如那时,是表现得豁达,而是懂得放下,懂得释怀,反而这样,坚持变得简单了,不再需要举起右手,宣誓似的去强调。
我不再刻意,刻意的东西都会变成形式,有表演的成分在,不可笑,很可惜!
很在意,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