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写作技巧:白描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帆竞流

        也许是因为“白描”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过于简单,它往往会被一些人忽视,从而导致“他们知道它,但又的确不知道是什么”的感觉。事实上,揭开面纱后,你会欣赏到它的外观和魅力。白描最初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在不同颜色或几种颜色的白色背景上绘制物体的方法,只使用水墨画线条。后来在写作中引入,它指的是直接描述人物和风景特点的描写技巧,不使用陪衬和陪衬。在叙事文学中,作家往往精心雕琢出风景如画的人物形象的表现和面貌,但人与山水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是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其中白描更是各大 优秀作家最熟悉的手法。介于此,我在这里进行简要的分享。

        我们刚才提到,白描最初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它的特点是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墨水来绘制没有对比度和颜色的物体。然而,白描作为一种创造性表达手段,长期以来是客观存在的。白描以及工笔作为描述事物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工笔的特点是细腻、准确、细致,其经常使用无数细致的画笔,通过仔细雕刻和逐层渲染,用一种竭尽全力的方式描述了事情。那么另一方面,白描则是从简单和朴素中获得的,往往只用几句话就勾勒出事物的形状和风格,并显示出事物的内在特征和魅力。白描正如热爱文学也一样,最好是一个自自然然的过程。其中,鲁迅的小说是白描中的奇葩。无论是写人、画山水还是描绘形体,他都能把握事物中最具特色的东西,用普通的钢笔勾勒和绘画,使事物呈现出最传神的形式和精神。

(一) 白描同中国画一样更注重形似、神似

        这其中的缘由是读者透过文字看到的画面也是通过大脑对视网膜的过滤和折射,将人与景观所展现的精神光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组形神兼备的写实画面。换言之,具有精神或景观的人给人一种活力的感觉和一种动态的光环。

  例: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是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唐弢《琐忆》

      鲁迅在刻画人物时,是白描的,连同后人对他的描写一样。在唐弢笔下,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民族英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定、最忠诚、最热情地进攻敌人,鲁迅先生始终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他浓密的黑胡子是他成熟的象征,他明亮的眼睛是他内心深处的标志,他的直发是他倔强的表白。总之,鲁迅先生个性的外表与雄伟的精神不谋而合,呈现出一个辉煌的鲁迅形象。这是画典型形状和精神线条技术的具体应用。

        因此在写作中我通常不会对人物形象进行孤立的、长期的集中描写,人物的心理或生活体验,而不是一味追求语言的优雅和宏伟,而是抓住了外表、语言、角色的动作和体验,用简单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进而去表现生动的场景。

(二)白描也适用于叙事

        白描是用来写东西的,仅仅用几笔你就能看到其勾勒出的事物状态,它简单却充满了形状和明亮。例如,作家孙犁对他死去的妻子进门时发生的一件事的描述这段白描毕现了生活情趣, 形象地再现了亡妻的稚嫩的笑趣,,寄托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情忆念。一段质朴无华的语言,一位纯朴嫩气的女性形象,,一个情意绵绵的感情世界, 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艺术三维,,这不能不说是白描的“特异功能”所产生的奇效。

例:“有一天, 母亲带她到场院摘北瓜, 摘了满满一大筐。母亲问她: “试试, 看你背得动吗? ”她弯下腰, 挎好筐条猛一立, 因为北瓜太重, 把她弄了后仰, 沾了满身土, 北瓜也滚了满地, 她站起来哭了, 母亲倒笑了, 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捡起来, 背到家里去了。”———孙梨 《亡人逸事》

(三) 不能忽视白描的穿透力

        白描作为一种对轮廓十分流行的表达手段,其能够创造简单、强大、层次分明的人物或富有线条结构的场景。虽然它看起来只是像几幅肖像画,但它包含了艺术的无穷穿透力和建筑的浑厚美。

  例:“那些近卫骑兵的脸都很胖, 身躯高大, 军官大都是伯爵和侯爵, 肩章是金色的, 马裤的滚边是银色的, 一切都是跟沙皇时代一样, 仿佛没有过革命似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短短几行字描绘出的这幅“卫兵骑兵画像”,从脸型、人物、身份、制服四个方面进行了刻画,描绘了皇室时代谦逊丑陋的卡通形象,从外表上看是有价值、有力量的,但中间势力强大,不仅尖锐地嘲讽了皇室时代的政治,而且对“推翻国王”的旋风式新闻进行了清晰而短暂的痛苦反思。

  例:“时候既然是深冬, 将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地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上,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 《故乡》

        鲁迅小说中对自然的描写也经过精心挑选,与情节、人物融为一体,使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交融,创造一种艺术观念和氛围。在黑暗的冬天,在外奔波的“我”失望地回到家乡搬了家,但家乡的残暴和死寂让“我”感觉更糟,悲伤无法表达。然而,透过这些死气沉沉的贫瘠村庄,我们看到了一片巨大的破碎景观,触摸到了一个疲惫的身体,像一个漫长的夜晚一样挣扎着。这种震耳欲聋的艺术大魅力体现在白描的技术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白描的的确确是基础的,犹如基础建设那样,与人与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其带有的宏伟穿透力,合理运用白描是写作的关键。

(四) 白描更突出个性化的特征

        由于线条绘制是一种线性轮廓,因此轮廓图像应该是最该有定制的样子。这也意味着读者透过文字便可以从物体的轮廓中识别出这个人或场景。

例: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 《孔乙己》

      鲁文豪的小说就是这样,其通常用最精炼和个性化的语言描述角色的表情、手势和内部活动。在他的笔下孔作为唯一一个穿着脏衣服喝酒的人。因为一件脏兮兮、破破烂烂的长衬衫才是孔身份的真正标志。这件脏兮兮、破旧不堪的“连衣裙”上印着一个扭曲的形象:一个贫穷、受人鄙视的老读书人,他贫穷、不快乐、没有能力致富,但不想脱下刻板在读书人身上的坏东西。 孔乙己的一生是从特定的环境出发,当他来到洒店喝酒时,先介绍别人对他的称号,然后从别人的对其的评论中补充他的一些台词。鲁迅精准掌握了孔乙己那读书气、没有出路、不能谋生的特点,乃至后来被打断双腿折磨致死。在这部简单而短小的小说中,他揭示了孔乙己好饮酒而懒惰的个人特点,并结合主题对揭示封建帝制的罪恶进行了深刻探究。

        那么可以看出,鲁迅运用了白描来表现人物的生活经历。他通常不会对经验、个性、习惯等进行一般抽象的分析和解释。他的描绘也不是一个冗长而拖延的介绍。而是牢牢把握关键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用极为简单的笔墨用寥寥数语书写形势的发展,或将人物引入作品中,使人物的性格自然地表现在平凡而简单的故事中。这种白描的讲故事方法充分展示了文章的简洁和深度,并也易于读者从平凡、短小和丰富的艺术效果中得到了深刻的感悟。

(五) 写人绘景时都可充分运用白描

        白描用于描绘景色更可以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艺术感染力。由于没有衬托,简洁的文字使得其看起来节俭而平凡,这从本质上创造了一种“艺术空白”,让读者可以第二次创作,产生联想,增加一幅广阔的艺术画卷。

例:“这人有六十岁左右(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眼力太差, 山里人面相显老, 他当时不过四十六岁) , 干巴巴的枯黄脸, 几根枯黄的胡须, 两只小眼睛滴滴溜溜地转过不停。”———朱晓平 《好男好女》

        这是桑树坪的负责人李金斗的形象,文中描绘的是“我”早上醒来打开招待所的门时第一次见到他。李金斗体现了时代的平行性,表现出桑树坪农民被打倒而保守落后的面貌;其干涸的脸和胡子,也侧面展现了李金斗干涸思想和思想。两只小眼睛里绑着一根看不见的自私、狭隘、缺乏视觉的绳子,把桑树坪绑得僵硬而麻木。

        寥寥几笔的文字,朱晓平将李金斗的形象描绘的十分透彻。虽然运用的是简单的白描但如此简单的文字也更利于读者的想象,充分表现出行文的简洁与目的性,在简练中见丰富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属,无论是写人、绘风景还是描物体,白描手法都简单而笔直,自由而明亮,从不马虎。许多作家运用其文字虽不多,但容量却很大的特点,表现出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的奇,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短小精悍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谈“作文秘诀”时把白描的“秘诀”归纳为: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确实,画出“诚实”和“朴素大方”的艺术技巧,真的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和写作的艺术世界,我们应在日常写作中更多地使用它。而且近年来,文章受到网络文学的影响,出现了“浮夸”的倾向。而文学需要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让一个人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并能让其进入不同的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能感动读者的心灵,还给予了正面的榜样。当然文学不能用来吃,也不能用来喝,但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诗情画意,美好许多,因此我希望能看到文学的美好未来。鉴于此,在这里忘了写下对白描写作技巧的浅薄见解,期待文学爱好者更多地研究白描,让读者在文本中吸收更多有用的营养,并以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