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冰,感受春风

2022-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十月芙蓉非芙蓉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菜根谭》

      这一段文,其实浅显易懂。初读就有所感触,再读回味无穷。我想,这就是安静读书后,思考的力量。

      大自然中的天气变化,无论是寒冷与酷暑都是很容易就能躲的开的。而人世间却有些复杂,心有所芥蒂,则对世态冷暖难以释怀,也就很难消除。即便是世态炎凉能消,心中的冲突挣扎免不了会存留很久,一些陈年旧事难免重提引发胸中不快。所以,如果真的要放下,就要慢慢接受、接纳、消除心中的挣扎。释怀后的胸怀、格局放大,当心中充满祥和之气,自然时时、甚至事事,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比你能干的人有很多,不如你的人也很多。所以,若心有不甘,那就努力加把劲好好干。若心满意足,那就安心享受当下的生活。所以,无需横向对比他人,只需纵向对比自己,否则也是会增加自我的烦扰。

      之前在临床的时候,曾经看多了生死别离,但不代表看惯了这些悲喜。波澜不惊的面无同情,其实背后也是意志的支撑。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工作的场景,不能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同情,否则会耗尽一个人的热情。所以,现实中的被人诟病,就是这些看似没有温情的冰冷,其实也需要理解与包容。

        所以,学会共情很重要,是的学会。因为,没有谁一入职场就懂得如何去共情。其实,学会共情的真正意义,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是懂得如何面对、如何接纳要面对的那个群体、那个场景,如何化解面前的一些抗拒、焦虑。这是可以提升自我的自救能力,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救方法。有时置身现场之中,是没有时间或精力来思考太多问题。所以,自救意识的觉醒,有时是在脱离了那个场景、保持一段距离后,静下心来琢磨某一些工作中的历程,慢慢才有了不同的想法与感悟。所以,有时面对一些事情或问题,不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让人被动接受改变,首先要变化的是一个人的认知与观念。俗话讲“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确实,这也是一个自我认知、不能操之过急的事情。欲速则不达,否则反倒可能会挫伤一个人的善良。

      如果一味的同情,付出了热忱,时间久了就会耗尽自己的热情,不能排遣的低落情绪慢慢堆积,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甚至抑郁症的路上可能又多一个孤独的身影。所以,漫长的职业路上,就如跑马拉松,一路上也需要合理的调整,才最终受益马拉松比赛的意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心无冰,才能感受春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