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别人?不!我很好
“我要开始与自己赛跑了,终点线上没有花环在等待我,也没有获胜者的名字需要被宣读,我的奖励就是开始那样的生活。”
Hello伙伴们~关于过往你有哪些格外珍贵的生命片段?然而当我们开始有意要去记住什么时,也就意味着它已经开始成为过去。
回忆后再向前看,9月的你在期许什么?有哪些待续的故事,又有哪些新篇章被打开,无论如何,希望这段旅程能始终打动你心~
最近在分享美学的过程中,学习的伙伴提到一个情绪:羡慕
她说自已接纳并喜欢岁月馈赠在自已脸上,身体上的礼物,但还是不自觉会羡慕他人。由于时间有限,我并没有做过多回答与探讨,但想借着本篇文章深入聊聊关于“羡慕”。
大家可以试着回想我们生活中关于羡慕的场景,不管出于哪方面的羡慕,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用一句话来进行终结:人与人都是互相羡慕的。
然后内心OS:我们都是人,不是神,都有诸多的不完美,而且我们总是会主观看到别人身上好的一面,挑剔自已不好的一面,并且放大。所以还是别想太多,被羡慕的人幸福之余肯定也有缺憾,还是多看看自已的好,感恩~(有点像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然后从分数比自已还菜的同学身上找安慰感,哈哈)
于是这场关于羡慕的戏就这样短暂拉下帷幕,然后.....下次再上演,再如此反复谢幕。
但是伙伴们,我们真的有正视过“羡慕”这个情绪吗?所谓的答案真的就是答案吗?拿身体健康打个比方,偶尔发烧感冒我们一般就治发烧感冒,但如果经常发烧感冒肯定就去认真检察身体了,但投射到情绪上,就变成喜欢吃“特效药”了。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追星吗?一个老师对于追星族群体的解释是大多讨厌自己,也厌恶自己现在的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藉由羡慕或崇拜另一个人,来逃脱不甘于平庸的那份焦虑感。
我自已也追星,而且喜欢的偶像还蛮多的,但并没有像上述老师所说的讨厌自已,更多是来自于钦佩他们惊人的创造力,作品带来的感动,启发,还有他们绚烂生命故事带来的力量与期望。
所以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传统教育没有教导人从肯定自我之中发展出实现自己的创造力。因此羡慕别人有时是一种缺乏创造力的表现。
我们将羡慕情愫同构迁移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胡因梦老师说:探索情绪与烦恼的本质时,无可避免地必须从终极真理的层次去追根究底,而这势必会牵涉到「高层心理学」的佛学概念。如果采用这种现代心理学语汇来解释佛家所谓的「苦」之源起,或许应该说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生存保障、安全感与慰藉而虚构出了种种趋乐避苦的对策,继而建构了一个奠基于心智活动的虚拟世界,并因此丧失了与真实本性连结的可能性。
这里所谓的「真实本性」指的是一种宁静、清明而又全然敞开的状态。「真实本性」是消极无为的,说直白点就是活着就行了,我们无需汲汲营营地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时候「自我」出现了,而「自我」是积极进取的,更往深入去探讨「自我」是一个不断在顽强抵抗解脱、疗愈与究竟圆满的消极份子。因此人类既拥有一个虚拟出来的自我,同时又拥有一种圆满无缺的真实本性。
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的生起,都可以从「真实本性」「自我」中去探索。因为任何一个念头都涉及到心底的某种细微的情绪能量,譬如乏味、孤独、焦虑、羡慕,嫉妒,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等等。
也就是说在「真实本性」的基础上,「自我」或大脑意识总想制造岀一些东西来脱离当下,那些东西可能是过去或未来无关的空寂实相,简单来说就是它可能是虚的。由于我们错把追求「真实本性」当成了积极的行动(生存之外的东西),所以意识活动里才不断地进行着一些期待、要求、评断、衡量及规划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底端都带着细微的焦虑、匮乏、自我怀疑与低价值感。这些思维与情绪活动极难被察觉到,因为运作的速度太快,太容易被认同,而使我们信以为真,顺势让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一直在说少想一点,别总上脑,人生其实很简单,但为什么一旦大脑空了却却又这么令人难以忍受?开始不安,焦虑,因而驱动了其它的意识,行动来逃避“空”。
关于上述的现象,克里希那穆解释到:我们的脑子就是整体人类的头脑,它历经长时间的演化,一直受到文化、宗教信仰、经济活动和社会制约的局限。这样的一副脑子截至目前为止从未停歇过,而且已经在永不停息的活动里找到了安全感。如果你对脑子说:「只贮存切合生活所需的知识,其它一概不存档。」那么你的头脑一定会顿然失去方向,因为它的运转就是从安全感的需求出发的。
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这股渴望投射到所谓羡慕的人身上,尽管我们知道人人上皆不“完美”(之所以加双引号因为完美是一个悖论)都会有让人讨厌的点,但还是会不自觉羡慕自已没有的。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在追逐极致完美的道路上,但看到更多的却是我们与完美背道而驰,或许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欢侦探小说,因为通过一个可以逻辑自洽且能发现绝对真相的故事,才能获得一点安慰。
除了上述提到的,羡慕也出自于对“自我重要感”的渴求。而我们精神修持的目的就在于如何“降低自我重要感”,也只有如此我们内在真正的创造力、信心、能量才可能显现出来。
OK那我们又该如何降低“自我重要感”呢?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人不到二十九岁,很难意识到心底深处的“召唤”,充其量只能在父母的影响与社会压力之下做出一些随顺世俗的反应。二十九岁一过,也就是儒家所谓的“三十而立”的年纪,此生最深的召唤便逐渐揭露,这时属于个人的创造力才能有所施展。然而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如果过度溺爱子女,将子女物化以满足自己的倾向,或是经常灌输与生存攸关的恐惧或忧思,继而扼杀了孩子在游乐中自由即兴地培养创造力的机会,那么即使到了“而立”之年,也未必能展现独立探索的实验性。
也就是说想要降低“自我重要感”得听到内在的“召唤”,看到自已,觉察情绪与烦恼背后的真相,因此集中注意力变得非常重要。
但许多采纳正念训练的心理治疗师表示到,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以及身体上,是大部分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其困难度远甚于一切的心智活动及生产活动。
但如果我们想拥有对这些复杂意识活动的洞见,一种不被烦恼牵着鼻子走的自我透视力,并且学会与底端的焦虑、低价值感等等的情绪能量共处的话,就得锻炼自已集中注意力,觉察自已的能力,觉察情绪。
当情绪产生时第一时间内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反应,不与其对立、不压抑它、不合理化它、与之化敌为友,让我们像医生一样仔细检察身体般检察自已的情绪,探其究竟。否则过往的那些习惯势必会支配我们的认知,令我们的情感、关系、工作及一切应对变得复杂难解。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与人,事物互动外,需要学会保留一部分注意力在身心上面,并且要留意扰人的念头之中埋藏着何种情绪,而这情绪又是从什么样的根深柢固的早期信念里产生的。我们只有细心地体认这些情绪,学会处理,经营自已才能拨开迷雾让自已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以此来化解我们与世间的对立。
方能逐渐回归自我。
朋友们,我们可以完全放松,我们的心中也没有比较的对象,所以也不担心成败优劣,我们能如实、平常地看待每一件事,然后在这种安住于当下的心境里,迎接新的关于「自我」的叙事方式: “毫无保留地拥抱自我”,而不是 “改变自己”!
此文有点学术,如果似懂非懂希望大家耐心再多看几遍。最好送上约翰列侬的《oh my love》9月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一些收获,一点感动,共勉~
朋友们下期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