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江苏卷作文试写:见贤思齐难,见不贤而内自省更难
《2020高考语文作文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论语•里仁篇第四•一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
实际上我们不若简单些,“贤”与“不贤”无需在身边去找,前人中的“贤者”与“不贤者”早有定论,因此我们只要向“贤者”看齐,针对“不贤者”的毛病对照反省即可。
然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在实际的人生中我们又能做到几何呢?
“见贤思齐”应该是每个人的愿望,人人向善,谁都想学好,做个有贤德的人。然而“贤者”的标准太高,境界太高,不是一般人都能达到的,所以很多的人心里“希贤”,行动却懈怠。举个例子,谁都知道伯夷、叔齐是贤者,可能有几个人能有他们的气节?谁都知道管仲、魏徵的贤,可又有谁能像他们尽心竭力?
一般的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拼命也永远够不上这些贤者,有的人就放弃了,认为理想太遥远;有的人就沉沦了,宁愿自甘堕落为“不贤”的人了。但不是没有人能“见贤思齐”,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是哪些人?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是对自己有持续要求并且要求上进的人,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君子,成为贤人,并一直为之努力。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虽然他们还没有被人称为“君子”或“贤人”,但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堪称典范,他们“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篇第一•六》)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尺有度。我们感觉他们很温和,但又很严谨。我们感觉他们太较真,但又很随和。和他们交往很舒服,自己感觉也提升了许多,感觉“见贤思齐”也不是那么难。
但我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于是久而久之,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心中没有标准,也没有判断的意识,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心所欲的浏览,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突如其来的感动,也感觉活得很舒服,很充实,很有生命力,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我们就一直囿于这样的圈子,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复制、粘贴,岁月也这样一天天从指缝溜走,我们没有感觉失去什么。可当我们打开“宅”的门,走进不一样的缤纷世界,我们发觉我们在他人眼里是那样的幼稚,那样的差强人意。
是我们做得不好吗?反正我们心里感觉不是。虽然我们内心知道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有更好的工作进取,但人都是有惰性的,当我们享受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往往就沉浸而懈怠了,所以“见贤思齐”是不难,可我们却忽略了,或者说没有机会,没有主动的意愿去践行。同样“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们更没有自觉自愿的愿望去实践了。
我们也常常反省自己,反省我们的浏览太粗俗,浪费了时间;反省我们的点赞太随意,忘却了原则;反省我们的分享太LOW,没有高大上;反省我们的感动太廉价,没有太多见识。而从来没有反省过我们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不知道何谓“不贤”,历史上有不贤的人,但他们与我们有何相干!他们的过失,他们的错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在我们普通人的身上。为什么要反省?要么被骂了,被罚了,还有可能检点一下自己,其它的时候还有这个必要吗?
因此,“思齐”难,“内自省”更难,社会的环境决定了它们的难,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毫无所求决定了它们的难。每一个读书人,或者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要“思齐”,努力提升自己,都知道要“内自省”,做更好的自己,可是当我们周遭,当我们的内心无动于衷时,一切都“难于上青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