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好文章是这样产生的
听了鱼樵老师的课,我认识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喜欢用文字记录我的思维活动,只是记录,不曾在文字的质量上下功夫。写文章,也只是想到哪写到哪,写完就放那里,不再管它了。
老公是教语文的,对作文辅导比较在行。他常劝我,“文章不厌千回改,你把写过的文章再回过头来看看,说不定稍微改改就能发表呢。”我对他的这个观点总是持反对态度,文章嘛,一气呵成才是原汁原味,改来改去就失掉初衷了。有那功夫,不如再写一篇呢。
所以,尽管写了不少的文字,真正能达到发表的并不多。
这次,鱼樵老师也提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给我们举例说明,她的一篇文章曾改过五遍,给我深深地震撼,文字功底这么深厚的老师,还要改五遍,我们的文章岂不是要改五十遍、一百遍的吗?我一遍没改,怎么会被录用呢?
还记得我发表的第一篇小小说《相忘于江湖》,寄出之后,先是收到编辑的回信,说,若是能改一改,有发表的可能。可是,面对那些文字,我不知从何着手,最后,还是求助于老公,让他帮我改的。看到改后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里面有那么多的错误,标点错误,“的”“地”“得”错误,“哪”“那”用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虽然有那一次改的经历,可是我还是很少有平心静气地改文章的时候。今天,我认识到了文章改的重要性,就要把修改当作一项任务来认真履行。
二、文章要从文字、思维、立意三处下功夫。
鱼樵老师说到,文章要从文字、思维、立意三处下功夫。鱼樵老师的话不禁让我想起我那些关在家门的文字,有的千字以上,却有两三个主题;有的立意虽有,却是随波逐流,没有新意,没有高度;有的通篇白话,没有半点文采。现在想来,这些文字堆在一起,若不修改,就是一堆坷垃块,全无用处。
文字能表述的涵义千姿百态,选择用什么词语表达同一感觉也是不一而同,我的文字好听了说是朴实无华,其实就是文采不高。比如看——张望——左顾右盼,我一般就选最原始的“看”了,没有描述,没有感情,死趴趴的。所以,要想提高文采,先要多学些词语或是典故还是很有必要的。鱼樵老师也教给了我们如何积累词语,真是有心了。
对于思维,我还是有点自信的,毕竟教了二十几年的数学,逻辑思维还是有点的。理论论证、事实论证、综合论证、分析论证,各论证方法的应用还是了解一些,对文章的脉络还能理清。或许,以前发表的那些文章亮点就在于此。
立意,可不是说努力就能提高的,它需要一个人对事物长期积累的总结。我一直纠结自己文章的立意不新,没有创意,没有深度,这次,鱼樵老师的建议我一定要试试,多看杂文和商业类的深度稿。以前,对商业类的稿件一直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敬而远之,以后要多多研究,多多学习了。原来视野窄了思维也就窄了,要想拓展思维,不管看书还是看文章,不能只看一种类型的,要多方涉猎,多看多听,不分行业。
改正错误就是进步。感谢鱼樵老师让我找到了短板所在,让我在写文章上有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