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精神疾病 早日拥有健康心态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国仁精神病的兔妹妹

  其实最大的危害不是精神疾病本身,而是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正是这些不良的态度,形成种种失误,造成精神疾病的加重、迁延、甚至久治不愈。专家指出,为了使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与加重,避免患者精神残疾的发生,人们应该避免以下误区:

  1、对精神疾病“谈虎色变”

  上世纪初期、中期,因为缺乏有效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治疗,使人们不理解精神疾病患者,许多偏见一直影响到现在。认为精神疾病难治愈。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治愈精神疾病,已经不是困难的事。对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我们也没有必要紧张与恐惧了。

  2、患有精神疾病不面对现实

  家里有人患有精神疾病,怕“此事外扬”,怕影响他的前途(失业、恋爱挫折等)。而家属在处理病情上又束手无策,即使治疗,服药也不正规,或者相信民间办法,造成病情发展及耽误治疗。最后不但“纸包不住火”,还常常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康复造成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迁延的患者,是因为未能及时发现与及时治疗造成的,这是本不应该发生的人为因素。所以,要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彻底的治疗。

  3、夸大精神药物的副作用

  (1)、认为“使用精神药物会导致痴呆,使人变傻”。精神药物绝对不会导致痴呆发生,能导致残疾的药物绝对不允许使用于人类。

  (2)、误解精神药物都会成瘾。其实除了长期大剂量使用安定类、某些止痛剂或某些中枢兴奋剂以外,绝大部分精神药物都没有成瘾性。

  4、不正规服药治疗

  常见是不遵医嘱。(1)、患者对长期服药有抵触情绪。(2)、不理解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恢复正常后自行过早停药。(3)、缺乏家属的监护或监护无力。(4)、害怕药物副作用。心理卫生专家指出,维持治疗是预防疾病复发和防止精神衰退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家属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停药与减药必须要充分增求医生的意见。

  5、自我贬低自己

  有精神疾病并不该贬低自己。精神疾病可以治愈,对服用维持药物而精神疾病完全康复的人,不要再把自己看成患者。不要有“标签”意识,使自己难以走进“正常人”。服用维持药物精神正常的人,与其他人一样,可以学习、交友、结婚、工作等等。多数人就是自我贬低自己,造成自我封闭。对接受治疗期间失去的人际关系,家属要鼓励他们重建新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与退化。更要避免意志的减退和情绪的悲观,重新找到新的“人生坐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