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约原创平台简书大咖文章

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原因总是相似的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408人  韩大爷的杂货铺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有一个男人,生活在东欧的一个犹太小村里。

他觉得日子糟糕透顶——贫穷拥挤的家,吵吵闹闹的孩子,每天絮絮叨叨的妻子,一切都令他感到绝望。

于是,他去找拉比,将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并请求拉比帮他。

拉比说,你家后院有鸡吗。他说有。

拉比说好,那下周就把鸡带进屋子里。

他诧异道:可是我家已经够挤的啦,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可出于对拉比的信任,他还是照做了。

于是,家里就更乱,孩子们闹得更疯,他和妻子吵的也越来越凶。

一周后他跑去跟拉比说:我照你说的办,可情况更糟了,怎么办?

拉比问,你家有马吗?他说有。

拉比说,那把马也带进屋子里……

转眼又是一周过去,男人的家中简直跟炼狱一样,到处是鸡毛马粪,争吵不断,一片混乱。

男人来质问拉比这么做的目的。

拉比只对他说,好了,下周记得把家里的动物都赶出去。

一周后,男人最后一次来找拉比。

拉比问他情况怎么样了。

男人一脸幸福的说:“太好了,家里宽敞多了。气味太好闻了。妻子不吵,孩子也不闹,我们一家现在是其乐融融,非常感激你,拉比。”

你看,我们总是在失而复得后,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表达感激。

你看,我们总认为幸福在别处,进而苦苦追寻,其实幸福一直触手可及。

2.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精神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

他专门找来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去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采访他们的感受。

他发现每当他问起病患们这次不幸给他们精神上带来的最大影响时,有一个词被提及的最多,那就是感激。

有的病人说:我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自己在活着,因为我第一次感觉到呼吸的价值。

还有人说: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恩我的妻子、孩子,朋友,甚至还有花草,每一次的聊天……

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无味的东西,难道他们也不曾拥有过吗?

每个人都拥有过,只是每个人都未曾看见罢了。

正如哈佛大学的一位老师所说:当你不感激你拥有的某种东西时,它就会自动贬值,进而消失不见。

也正如海伦·凯勒在她的自传中提到的一次经历。

一天,她去剑桥探望她的一位朋友,两人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散步。

其间海伦·凯勒想让她的朋友给她说说树木花草都是什么样子的。便问道:你看见了什么?

朋友脱口而出:没什么特别的。

一句话,道尽了我们对于生活的麻木。

后来她在自传中写道:我很奇怪怎么可能在树林里,走了一小时后,却什么都没看到。我虽看不到却发现许多东西,精美对称的叶子,银色白桦的光滑树皮,松树粗糙的树皮,我一个瞎子也能给看得见的人一个提示。

海伦·凯勒的朋友并未察觉出森林的任何“特别”,可以说,相当于这片树林,她从不曾来过。

那么对于将周遭的一切早早习以为常,并体察不到已经拥有美好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相当于这个人间,我们未曾来过呢?

3.

吴伯凡老师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谈及“为何现在有很多人都活得很焦虑,很不幸福时”说:“我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常常因为某种心理习惯而被自动清零了,导致我们处于一种心理上的贫困感。这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相当重要、但又看似不稀缺的东西,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上。让我们产生持续焦虑的,不是真的贫困(绝对贫困),而是被比较出来的贫困(相对贫困)。”

“被比较出来的贫困”,可以说是一种匮乏感,说白了,就是总觉得不够,不够,还想要更多,更多,且最重要的一点:自己手上的多少已然不重要,今天的自己比前阵子的自己多了多少,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别人多。“

在哲学家罗素看来,这简直是人类的一大蠢。

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在文中写道:人的一生有两大牢笼,一为满足之前的匮乏,二为满足之后的无聊。

很不幸,对匮乏感的满足舍命追逐,对已经拥有的事物视若无睹的我们,把这两样全占了。

也难怪那么多人都说自己,不快乐。

4.

薛兆丰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谈到他对大学生们说过的一番话。

对于年轻人来说,贫和穷其实是分开的。你们可能贫,但你们绝不穷。

资产现值等于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按最基本的算法,在座的各位都可以说是百万富翁。

TED中也有过一段类似的演讲,叫你的身体值多少钱,专门来测算一个正常人的基本价值。

这个测算参照了美国人体器官移植的各种价格。比如说,骨髓每克最高能卖到2万3000美元,一对肾脏大约可以卖 20 万美元。如果把你的身体完全分解,以最高价格来算的话,一个人大约价值 4300 万美元,也就是将近3亿人民币。

不过,如果你皮肤有纹身的话,那就没那么值钱了;如果你还吸烟,那肺也卖不出价儿,如果你还是个酒鬼,那肝脏也没人要了。总之,身体越健康,你才越值钱。

而且,如果把脑洞开的再大些:如果一个富翁想和你交换身体,那他看重的除了你的健康程度,还会有你的脑力,思维水准,你的人格魅力,情商,以及你的心态和兑现幸福感的能力。

所以我常对读者朋友说: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并开掘出它们的最大价值,就是人生赢家。

锻炼好你的身体,不断摄入有价值的信息;经营和维护好高质量且真诚的人际关系;培养心态,锻造随时随地将资源折现成幸福感的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无论你现在多么迷茫,起码这三件事你还可以做。

不做,不理,不感激这三种你已经拥有了的资源,记住,它们自己就会贬值的。

5.

常有读者发私信问我怎么培养获得幸福感的能力呢?

对此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

比如,我听说想让生活更有趣的话,可以试着做一个游戏。

选取某一天,要求自己这一天内,不能说话,或者不能用左胳膊,或者三小时内不能睁开眼睛。

再如:有的学者也提到,想提升幸福感很简单,每天在本本上写下三五件今天让你开心的小事就行了。

这两种方法我自己都试过,万幸,除了刚开始觉得傻一点,确实能有效果。

可原理是什么呢。

也不复杂:做之前的我们一直拥有过,做之后的我们才发觉,原来我们还拥有着。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