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孩子也要讲天时、地利、人和,也可以用“好的”
古人云: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当孩子的要求超出妈妈的接受程度时,
妈妈通常用两个字表态:“不行!”
对有的孩子只是不具任何意义的恐吓,
对有的孩子来说却充满着否定的意味。
其实拒绝孩子还可以用正面语言,
说明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方面有欠缺,
如果一意孤行,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当孩子的要求超出妈妈的接受程度时,妈妈通常用两个字表态:“不行!”Zoe也经常如此。
然而最近读书得知,不但欧美,就连东方的日本的教育也认为,如果一位母亲总是对孩子说“不行”,那么将来孩子将成为一事无成、毫无用处的人。
“不行”这两字简单易懂、不费时间、斩钉截铁,正符合父母想要停止孩子胡闹的目的。
然而,“不行”对有的孩子来说,只是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恐吓,而对有些孩子来说,充满着否定的意味。
孩子通常会追问,“为什么不行?”
比较有空的妈妈会在“不行”后面加上理由,就是讲道理。
当然孩子还会继续追问吵闹,妈妈于是说:“不行就是不行。”并且希望孩子立刻停止或纠正错误。
这时孩子心底的声音是“妈妈不想跟我解释,也不想听我说话,我必须乖乖接受不明白的事,如果我继续追问,妈妈会更加生气……”
孩子失望加一头雾水,他们想知道的是:
“具体什么不行?”
“妈妈说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在哪种情况下是被允许的?”
当我们了解以上,抱着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心态时,脱口而出的就不是“不行”,而是共情,“好的……”
而且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孩子,你得让孩子明明白白地知道不是自己被否定,也不是这件事完全不行,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哪个方面有欠缺,如果一意孤行,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一、天时
先说个常见的,如果你在厨房忙着煮饭,孩子拿着绘本要你读书,怎么办?
除了“不行”,还可以说“好的,如果你等我5分钟,把这个锅放下,妈妈就能陪你看书了。”然后给孩子一个任务,拨个闹钟,放个沙漏,让TA帮你看时间。
如果你下班回家特别累,孩子缠着你非要去公园,你觉得没体力陪,又担心晚上蚊虫多,是不是会脱口而出,“不行!”
孩子的小火苗就被点燃了,你的大火苗也离熊熊燃烧不远了。
怎么办,我们可以说:“好呀,明天就是周末,你想去哪个公园?”既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又把注意力引到哪个公园更好这个话题来。
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哇,要是现在是白天就好了,可以看到……,还有……小朋友。”
如果孩子非要吵着马上去哪儿/马上买,“马上”又办不到或不愿意,这就是天时的问题。
Zoe一般第一步先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共情,知道并夸大孩子的愿望;
第二步表明因为某种原因,所以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希望得到配合;
第三步如果是孩子合理的需求,会约好某个具体时间点来完成这件事。
当然这需要和善与坚定的态度,彼此尊重、公平地沟通。
二、地利
天气热,孩子们都爱玩水,你担心家里地板弄湿,又容易滑倒,除了“不行”,还可以这么说,没问题,水枪特别好玩,你们坐在浴缸里边洗澡边玩吧?或者我们装好水去小区里玩好吗?如果孩子坚持在室内玩,可以用一些水让他试着“滑倒”一下。
在地利不允许方面,常见的例子是孩子在餐厅吵闹,敲打餐具,到处跑动。这样的时候用吼的,“不行,不可以”,通常会按下葫芦起了瓢,显得大人也非常吵闹,家长管累了就容易放任,于是被冠上熊家长的称号。
家长觉得自己很冤枉,管了呀,说了呀,孩子没听进去怎么办?为了让自己好受点,只好辩解,“等你生了孩子就懂了,孩子都这样。”
为什么孩子没听进去呢?也许,你仅仅是和孩子喊了“不行”。
其实这种场景只要站在孩子立场劝导、或者提醒他成为“更好的人”,孩子很容易配合。
比如,“你看,餐厅里到处都端着热菜热汤,你到处跑很危险哦,洒在身上怎么办?为了避开你洒到别人身上怎么办?”
或者说“如果你在餐厅里表现得安静而有礼貌,大家会觉得你是个绅士/淑女,这很难做到,所以这样的孩子特别受欢迎。”
这么说会不会比威胁“不行,你再这样不要吃了,马上回去!”更好呢?因为如果家长已经点了菜,这话通常做不到,孩子所以不听你的咯。
三、人和
前两天妈妈群里有个讨论,青春期的孩子想要在同学家留宿,妈妈不同意,孩子非要去,怎么办?
这件事对大部分妈妈来说,是充满着焦虑的,放不下的是对孩子的安全考虑。
无论换时间、还是换地点,妈妈统统都做不到,怎么办?
要沟通,先理解。请回顾一下我们自己青春期时的心理,难道没有类似的要求?当时是希望家长相信自己的判断的吧?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向父母证明我可以。
而家长虽然担心不可避免,但理解后的沟通,往往比一味焦虑、强硬说“不行”好得多。
比起门禁立规矩,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我的一位朋友锦旗,她的处理方式特别棒。
她上初中的儿子有时也会尝试着问她,“能住同学家吗?”
她是这样和他说的:“不是不同意,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带同学回家住,我会觉得很不习惯,也会觉得有点不方便,你想一下,你如果去同学家住会不会给他父母带来这种麻烦,我有点担心。你考虑一下。”
孩子思考了一下,就不坚持了。
所以,“人和”即是引导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培养同理心。
当然前提是理解孩子,对青春期孩子仅仅表示担心,会被认为是对他/她能力和自我保护的不信任,他/她就更要一意孤行。
如果引导孩子替他人考虑,尊重彼此,他会更愿意接受你的建议。
四、后果
如果你该说的也都说了,孩子还是坚持这么做,那就只好让他承担自然后果,并从中学习经验。
比如你提醒孩子睡前检查书包,他还是忘带了课本,如果你请假给他送去,那他从这件事中学习不到什么好品质,反正有人救驾。
最近看了一本书——《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作者黄文贞女士就是一个大写的“承担后果”的案例。
她的父母在家庭中地位较为平等,都有自己的事业,母亲从小给孩子的观念是:这个家是大家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分担家事,让居家生活更加舒适。
她在美国读完MBA后,与日本人结了婚。婚前她的父亲坚决反对,认为女儿的教育和背景不可能适应日本的生活、文化与思想,因为婚后的日子并不是只有爱情就可以度日。
然而面对女儿的再三坚持,她父亲说,“该说的我都说了,如果你坚持这么做,就必须勇敢地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想办法让自己的婚姻美满,而不是动不动就说要离婚,这样娘家也不会欢迎。”
婚后她果然非常不适应,日本丈夫的大男子主义,日本社会倡导全职妈妈且不请保姆,加上公婆不帮忙的日本传统,她一度非常排斥家庭主妇的身份,想逃回台湾,但母亲说,“一个有智慧的人是有能力解决、面对生活周遭的问题的。”
后来她越来越接纳了家庭主妇的身份,培养好两个孩子,并且自己过得有滋有味,还出了这本结合日本和台湾教育理念的书。
可以说,她的父母给了她忠告和智慧,而不仅仅是“不行”,路是她自己的,父母放手之前请多指教,放手之后,相信孩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