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章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和世界差个你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是什么?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这里的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以为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责任感(Responsible),是指能够回应,具有选择回应的能力

塞穆尔·约翰逊曾说:

满意源自内心,那些对人性一无所知的人总是妄图通过改变外在而不是内在性情来追求幸福,结果必是徒劳无功,而本来想拜托的痛苦却会与日俱增

如果我们仅仅通过”社会之镜“,即试下盛行的社会观点以及周围人群的意见、看法和思维方式来进行自我认知,那无异于从哈哈镜里看自己。因为这些零星的评语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你,与其说是影像,不如说是投影,反映的是说话这自身的想法或性格弱点。根据这种流行看法而绘制的社会地图一共可以分为三种: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
心理决定论: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人的本性。
这三种都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我们会受条件左右,以某一特定方式回应某一特定刺激。即消极被动模式。
那么,这个观点的准确性和作用到底如何呢?能否清晰地反映人类真正的本性?能否以内心的原则为基础呢?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个人事迹回答了这些问题。
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权利
     积极主动,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营造对自己有利的外在环境。而不是消极的将问题归因于他人和外界环境。每一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这就是关注圈。在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可能离范畴,前者即可以被称之为影响圈。我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在哪些事情上来区分自己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一个人的关注圈大于影响圈,并且我们自己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影响圈中,然后慢慢扩大影响圈。如果你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影响圈外关注圈里(两个圈之间的圆环部分),那么你关注的很多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也有可能出现你的影响圈大于关注圈的情况,那么这个人可能显得消极自私。对于你可以掌控的事情,你的表达通常包括“可以……”;对于你关注但未掌控的事情,你通常会说“如果……,我会”,这两种态度截然不同。我们面对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问题——可以直接控制、可以间接控制、无法控制。第一类问题就在影响圈内,采用个人领域的前三个习惯就可以解决。第二类问题通过本书第二部分的习惯四至六来解决,间接影响而不是针锋相对。第三类问题,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试试改变你的面部表情和嘴角线条。所以积极主动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影响圈和关注圈,审时度势,采取主动的状态。尽量少表达出“不得不”的意思(消极被动),而是要表达出“我想”或“我愿意”的意思(积极主动)。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和态度,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我们要对独立意志的天赋善加利用, 对自己的效能和幸福负责,对身边的环境负责,这是后面每一个习惯的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