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想法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你可别小看了菇类,它们可不是一种普通的植物

2018-12-25  本文已影响33人  Nicole林小白

文/林小白

01

冬天到了,火锅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而在我看来,没有菇类的火锅是不完整的。

对于菇类,我们吃得多,但好像探究得少。

在大多数人的普通认知里,蘑菇是素食、是植物。

但科普读物《菌物志》在开篇就立马为蘑菇正名——蘑菇不是植物

虽说它长在土壤里,和植物一样是单细胞,看起来也像植物,但实际上,它是和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原核生物称为五界系统的真菌

而真菌和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茁壮成长,但是真菌不可以,它的成长需要依附于其他物种,通过寄生、腐生活着共生的方式来洗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作为一种需要依附其他物种放肆生长的菌类,它繁殖的速度以及家族的庞大让人惊讶。

想想我们吃过的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猴头菇、草菇等等,它们的长相相差很多,但它们却是一家人。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的前世今生十分传奇,你很难想象第一个吃蘑菇的人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吃下的。

02

就以鸡腿菇为例。

鸡腿菇长得白白胖胖的,烹饪之后口感紧实肥厚、脆嫩弹牙,咬一口就像咬到了肉一样。

然而被我们用作食材的鸡腿菇是尚未成熟的菇类,它如果成熟之后和白白胖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反而会液化成浓浓的黑色液滴。

所以你很难想象第一个吃鸡腿菇的人,怎么会用勇气采下这样一朵“脑袋”上滴着黑色“墨汁”的菇类。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鸡腿菇喜欢生长在垃圾堆或粪便上,以至于早期的鸡腿菇人工栽培就会选择马粪当它的培养基。

鸡腿菇是典型的长大之后越长越残,也越来越没用的一种菇类。

但好在,随着尚未成熟的鸡腿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人们渐渐被它的绝佳口感俘获,就没有空去追求它的身世之谜了。

不知道也好,像我这样已经知道的,感觉今后都不能直视鸡腿菇了。

03

在翻阅《菌物志》之前,我从没想过竹荪、茭白、灵芝、冬虫夏草竟然也是菌类,这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

竹荪长得和普通菇类不同,不知道是不是长相出众的缘故,它竟有“菇中皇后”的美誉。

竹荪现在多半出现在煲汤里,但它最早是作为药材而存在的。

相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就曾派亲信遍访天下,寻找竹荪。花了整整9个月,才找到长裙竹荪1.5千克。

更惊奇的是,竹荪除了能吃能作为药物,还能作为催情药。

2001年,《国际医用蘑菇期刊》上发表了这样一个研究:竹荪的气味,让16名女性志愿者产生了心跳加速的现象,有的还产生了强烈性欲。

所以当时的科学家认为,竹荪的气味之中,含有某些重要的、容易引起性欲的成分。但后来针对这个结论,并没有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所以论证的可靠性还有待探寻。

而冬虫夏草,也许太过名贵,我鲜少把它和以菇类为主体的菌类联系起来。

冬虫夏草是一种喜欢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雪线附近的真菌。不知道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还是因为口口相传的缘故,冬虫夏草的现有身价十分不合理。

对此,作者在《菌物志》里严肃地告知:冬虫夏草并没有太多可以值得确信的药效

经现代医学分析,冬虫夏草中所含物质并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可勉强算作亮点的就是虫草酸。然而虫草酸并不罕见,还十分便宜,在市场上的价格差不多就是几毛钱一克。

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看,冬虫夏草都是言过其实。

实际上,早在2001年,卫生部就已明令限制冬虫夏草作为保健食品原料;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冬虫夏草不论以食品、保健品还是中药的标准来判断,都属于严重砷超标。

所以,各位小伙伴们,就别再掏大把大把的银子去买冬虫夏草了吧。吃了没什么显著的好处,还元素超标。

菌类家族十分庞大,它除了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各种菇以及灵芝、冬虫夏草之类的,还和头皮屑、香港脚、妇科疾病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在翻开《菌物志》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菌类的学问竟然有这么大。

2018正好也快走到尽头了,今年阅读百余本,但凭良心说,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本。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一点儿都不枯燥。书中用菌类的身份来自述前世今生,让人十分有代入感。在轻松的节奏之中,就把知识都学到了。

如果5颗星是满分,我当然要给它5颗星。4.5颗给这本书,0.5颗则是因为我超级爱吃菌类啊。

—END—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出版了《行动力》《每天多出一小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