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

用这种读书方法,一年200本书不成问题!(精华总结+思维导图)

2017-06-30  本文已影响512人  荔枝晒太阳
用这种读书方法,一年200本书不成问题!(精华总结+思维导图)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介绍时很激动,立马网购了一本。心想要好好学习书里的读书方法。然而书实在太枯燥,我曾3次读了一半弃读。

最近重读这本书,把书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方便以后回顾。

原书偏理论,总结出来也不免有些枯燥。为了便于理解,我做了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总结:

目录

*对阅读的理解

*阅读的四个层次/境界

*如何阅读各个类型的书

先看一下本文内容思维导图:

用这种读书方法,一年200本书不成问题!(精华总结+思维导图)

一、对阅读的理解

1、阅读是一种能力

Less is more,过多的信息阻碍思考。

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力,那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

接收的程度与阅读的主动性有关——阅读越主动,读书的效果就越好,而阅读的层次越深,对于主动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2、阅读是一种艺术

“真正的阅读是通过独自死磕文字,让理解力逐渐变强而达到自我提升的过程。”

掌握没有老师指导的自我学习能力会更加重要,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要独自去面对。

二、阅读的四个境界

阅读有4个层次

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这第一层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境界了,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字,能知道作者的每一句话究竟在说什么。这基本上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

第二层境界,叫做“检视阅读”,其特点在于强调时间。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区别于“基础阅读”,你还得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包含的部分”以及“分类”。

第三层境界,叫做“分析阅读”。重点在于如何把一本书吃透,这也是这本书最着重强调的一个部分,这其中会有大量的技巧可以运用,你也会在本书中学到。但是作者也指出,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仔细去精读。

第四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题式阅读”或“比较阅读”。这时候我们要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主题阅读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甚至需要架构出可能没有在任何一本书里出现的主题分析,这种阅读方式非常的复杂但也非常的有效。

1、基础阅读

最简单,会认字就行,没什么可说的。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分为两种

检视阅读才算真正的开始阅读,在本书中,作者把检视阅读共分为了两种:“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

2.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2.1.1你的任务是用最少的时间寻找这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当然,你不能放过书里的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书名”,“副标题”,“序言”,“目录”,“索引”。然后再从目录里挑选几个你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章节来看看,最后一步就是把书打开随便翻翻,随便挑一些阅读一下。

2.1.2待你完成这些步骤,你应该就能有了大概的判断:这本书大概是说了什么?这本书值不值得我继续读?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完成检视阅读的第一部分。

2.2. 粗浅的阅读

2.2.1重点在于——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可能最后你只读懂了书里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没有关系,请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你已经读懂的地方。

2.2.2我们需要学会“主动阅读”——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2.2.4书中给出了阅读者需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A.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说什么?

你需要想办法找到这本书的主题以及从属的关键议题。

B.作者在细节上说了什么?

你需要了解作者的特殊观点。

C.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D.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掌握阅读艺术的精髓在于不断提出问题并尝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 。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11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阅读之前就知道。

第二个规则: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并说明他们是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的。

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小结:你需要在书中找到一些问题,并进行分类。哪个是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被论述的?剩下的问题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理论性的,哪些又是实用性的?)

第五个规则:找出重要的单词(word),并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六个规则: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如何知道是否找到主旨呢?1.“用你自己的话来说”2.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者与主旨相关的某种经验?)

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础论述。(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

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九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第十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就像反对他一样,你也要有同意他的心理准备。

第十一条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判前,都要找到理论依据

4.主题阅读

作者认为在主题阅读时,首先出现的困难是如何确定你的主题。

我们在做主题阅读时,会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而更换或者细化主题,因此很有可能,你要在阅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真正确认你要研究的是什么。

主题阅读的步骤和要点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此时要牢记的是,你关注的重点是你的主题,而不是书。因此你只需找到这些书里对你研究的题目有帮助的章节,而不用对这些书都有全面的了解.

步骤二:构建你自己的术语体系。作者把这一步骤称作——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我们在阅读众多同类书目时,会遇到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定义。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运用自己的思考去构建能适用所有作者的语言体系。

步骤三: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到这个步骤时,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了,此时我们需要确定一系列的子问题,以完善我们的研究,作者也对这些子问题的研究给出了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四:界定和确认议题。在我们基本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对议题做最后的界定以及确认议题。在不同的书里去寻找答案时,我们会发现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会有各式各样的意见,有些还可能因为觉得这不称之为问题而没有给出任何解答,因此我们要厘清这些争议,确认我们要真正详细分析的议题。

步骤五:分析讨论。最后一个步骤,简单地说就是要解答所有的议题。

此外,作者还提出两个要点:

A.保持客观立场

B.有效使用主题工具书

三、如何阅读各种类型的书

如何阅读各类型的书

1.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分辨一本书是心灵鸡汤还是好的实用类书籍,方法很简单:检查作者是否提出了合理的可执行的,并且效果可检验的方法。

任何一本实用型书籍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2.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作者重点强调了两个不要:

A、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B、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简单地说,我们在阅读时,要尽量去感受想象文学带给我们的感性经验,弱化理性分析。

找主旨和框架的任务是次要规则,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全身心投入想象文学构造的世界中,对于重点内容在书中做简单的记号即可。

3.如何阅读故事书(小说)?

许多人的小说阅读还停留在流行小说或者畅销书上,对于经典名著,大部分人的态度还是尽量远离,也有许多人尝试阅读之后抱怨根本读不懂。

作者提出了一个拯救方法——快速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我们常常以为,开头读不懂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为了避免读完这本书还是不知所云的情况,大部分人干脆开头就放弃了,而作者要大力澄清的是:读到后面内容或许可以解决你前面的疑问。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要做的,就是不要太在意暂时的障碍,放宽心继续读下去,自然会柳暗花明。

4.阅读史诗和戏剧?

戏剧的阅读与小说相比,需要我们运用更多的想象力,要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我们要做的是尽力去想象舞台上的画面、背景布置、人物站位、表情、语言,甚至配乐,最大程度地在脑海中构建一台戏剧,同样重要的规则是,戏剧作品最好一口气读完,就像你在遇到好剧时熬通宵也要看完的执念。

同时,作者也强调,因为剧本是用来演出的,所以值得阅读的剧本只有极少数。

5.如何阅读抒情诗?

关于诗这种艺术作品,像小说和戏剧一样,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是要一口气读完,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并且大声读出来。

作者最后强调,阅读抒情诗时,我们不必去过多了解作者和历史背景,了解一首诗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地去读它。

6.如何阅读历史书?

作者首先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历史更偏向于故事,而不是科学。

我们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大可抱以怀疑的态度,因为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明白真正发生过什么,二是分析这些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对于目的一,我们要做的是去阅读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通过阅读多本以同一事件为主题的历史书,去分析历史真正的样子。

对于目的二,规则就像作者之前一直强调的,要带着问题主动地阅读。我们阅读历史书,很可能也是在思考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历史里一再重演。

7.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新闻和文摘?

作者把传记与自传、新闻、文摘这三类都归属到历史书的类型。因为它们的阅读规则基本一致(如前),下面是不同点。

A.传记和自传

传记和自传很明确是写历史中的人,它的主观性可能会更强,通常这类书籍更像文学小说,因此我们要保留更多的怀疑

B.新闻

作者对于新闻,也就是当前事件的阅读,最强调的是我们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

大部分人除了知道分辨标题党外,对新闻真实性的鉴别能力还很低。更重要的是,即使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但同样能够通过报道“选择性事实”,而把舆论带到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因此作者归纳出一句警告:阅读新闻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C.文摘

文摘也就是信息的浓缩,作者把阅读文摘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好书,阅读文摘的目的是激励我们去读原著,二是对一般的书籍,此时的目的是快速获取资讯。

作者认为,阅读文摘,其实并不比阅读原书简单,有时它甚至是最困难且对自我要求最多的一种阅读方式。

8.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书?

对于科学和数学书的阅读,我们要比阅读其他读物更主动,更全神贯注,最好拿着笔做一些简单的笔记。在阅读时,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术语和符号,作者会在它们刚出现时进行简单解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并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还有一点,就是可以读科普读物,会更有趣味。

9.如何阅读哲学书?

其实,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只要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就能发现我们或许和某个学派有着类似的观点,只是他们能用更严谨更成体系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已,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所以,阅读哲学书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像哲学家一样论证你的观点

10.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主动地阅读,对作者的观点产生同意或者疑问,在阅读社科类书籍时,这一点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因为社科问题所涉及的学科和知识非常广,所以我们将会运用到更高境界的阅读方法——主题阅读,也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作品来思考这一问题

全书内容大概如此,如果你能看到最后,说明你是一个对阅读方法感兴趣,致力于提高自己、积极学习的好孩纸。这种实用型的书如果看了却不应用,等于没看。一起行动起来吧!

欢迎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