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的创业

2023-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乘风破浪煜

《创造: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

托尼·法德尔

41个笔记

  第四部分 创业的正确姿势

>> 第四部分创业的正确姿势

>> 但为了让这个产品取得成功,而且是有意义的成功,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其一,它需要非常节能。其二,我们需要把它卖出去。

>> 第15章如何发现好想法

>> 绝妙的想法都具备以下三大要素。

1.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要想弄清一款产品能做什么,你先要了解人们为什么需要它。“为什么”驱动着“是什么”

>> .它解决的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它会一直萦绕着你。即使在你研究和了解了它,试用了它,并且意识到很难完全搞懂它的情况下,你也无法停止思考它。

>> 你必须能够简单、清楚、有说服力地解释为什么人们需要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这款产品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它出现的时机是否合适,它的市场规模是否庞大。

>> 想知道答案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这个想法是否一直萦绕着你。整个过程往往是一样的。

• 首先,你会惊讶于这个想法的绝妙。为什么之前就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呢?

• 然后你开始做调查。哦,好吧,他们已经想到了,并且尝试过,但失败了。或者你真的想到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巨大而不可逾越的障碍,没有人能够成功绕过它。你理解了这件事的难度,你感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于是你把它放到了一边。

• 你无法将其从脑海中抹去,所以不停地研究它。你开始画草图,写代码,写文案,制作产品的概念原型。画满图案的餐巾纸经常从你的包里掉出来。你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创意、销售创意、营销创意、商业模式创意。你认为之前尝试过这个想法的人可能是方法不对。或者,那个阻碍前人的障碍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某种新技术加以解决,或许实现这个想法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 这时,它在你眼中变得更具可行性,所以你下定决心认真研究,深入挖掘,以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你需要弄清楚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这个想法。

• 有一天你意识到,你有办法绕过那个巨大的障碍,你因此激动万分,但你又会看到下一个巨大障碍。完蛋了!它永远做不成了。你仍坚持研究和试验,从专家和朋友那里获取建议。后来你认识到,或许这个问题同样有办法解决。

• 人们开始询问你的项目——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我是否可以加入?你需要天使投资吗?每一个障碍都会变成机会,每一个问题都会促使你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而每一个解决方案都会让你对这个想法更加兴奋。

• 尽管前方仍有100万个未知数,但它们不再是未知之未知。你知道它的空间有多大。你可以看到这项业务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开始从你所做的研究和所克服的障碍中获得动力,感觉天时、地利都已聚齐。你的直觉告诉你,这是正确的决定,所以你咬紧牙关,开始全身心投入其中。

>> 其实,知道什么能杀死你会让你更强大。

>> 无论如何,只要你把问题列出来,提出解决办法,坦诚面对,投资人就会知道你确实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也会愿意相信你最终能把事情做成。

>> 第16章你准备好开始了吗?

>> 如果你不去尝试,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是要在本章讲一下做好创业准备的方法。

1.去创业公司工作。

2.去大公司工作。

3.找一位导师来全程辅佐你。

4.找一位联合创始人,双方取长补短,共担创业之责。

5.说服其他人加入你的公司。你的创始团队应该以晶种为核,让优秀的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 站在办公室(或在视频会议中)观察眼前的所有情况,直观感受一下公司的各种基本架构。

• 这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图是什么样的?

• 销售如何?

• 营销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 人力资源、财务、法律呢?

>> 你要找的是一位有经验、聪明、有用的导师,他应该曾经做过类似的事,而且非常喜欢你,愿意帮助你。

>> 而是要加入一家大公司小而新的项目时,你也要考虑清楚:这个项目为什么能行?为什么值得你去付出?对风险和回报的计算必须合乎理智。

>> 伟大不可能凭空而来,你必须做好准备,必须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记得自己来自何处。你必须做出各种艰难的决策,做一个使命驱动型的“浑蛋”

>> 第17章融资就像结婚

>> 和婚姻一样,你不能因为某个人只对你表现出了些许兴趣就打算以身相许。你必须从容选择,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人,一个不会跟你耍花招儿或给你太多压力的人,然后还要确信这是你成家的一个合适时机。

>> 每一段成功的人际关系背后都有同样的规则:在你全力倾注于某个能改变人生的重大努力之前,你们都需要先相互了解,你们要相互信任,相互体谅。

>> 如果你确信已经做好融资准备,那么你打算用这些钱做什么?你是否需要创建一个原型?需要招募团队吗?需要对某个想法进行调研吗?获得专利了吗?准备游说当地政府?启动某项合作?策划一场营销活动?满足你现在需求的最低资金额是多少?当这些需求发生变化时你又需要多少资金?

>> 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法便是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且了解你的受众。即使在硅谷,大多数风投也不是技术型的。所以不要关注技术,要关注“为什么”

>> 与所有艺术一样,它也需要练习。一开始你可能极不擅长此事。向别人推销确实是一件难事,你需要不断演练、变换、调整以及修订你要讲的内容。

>> “我想让你先看看这个,也许你会感兴趣,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倾听其反馈并从中学习。你不必接受每一个建议或批评,但你应该理解其提出建议或批评的理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 • 不要耍花招儿。就像你不想遇到一个爱耍花招儿的投资人一样,如果你不能和他们坦诚相见,他们也会对你失去兴趣。

• 就你的融资推介和创业方案,听取别人的反馈意见。如果别人说的话有道理,你就要做出改变。但要坚持自己的愿景和“为什么”,不能随便听投资人说几句就马上改变自己的主意。

• 明确告知投资人你需要多少钱,以及打算如何花掉这些钱。你的职责是为投资人创造价值,并确保达到每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断提升业务估值。这样等下一次融资的时候,你就不会稀释现有投资人、员工或者自己的权益。

• 创业者会觉得,即便他们没有达到为自己设置的里程碑目标,他们企业的估值也应该提高。但投资人可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如果你实现不了目标,你的估值就不可能提高,你自己的股权也会减少。在企业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留住员工,你甚至得进一步稀释自己的股权,把更多股票分给他们。

• 不要认为你的估值会和周围其他公司一样,每一项投资都是独立的。

• 投资人不喜欢看到创始人或高管拥有“完全权益归属”,他们希望你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捆绑在一起。为了向新投资人展示你的决心,你可能还需要将已经持有的股份进行“重新授予”。

• 记住,投资人也需要进行调研以作为决策参照,例如,作为尽职调查过程的一部分,他们会想要与你的客户交谈,所以你可以建一个资料室来归纳各种文件,这会让投资人的调研变得更容易。

>> • 在后续会谈中,要直面你的风险并提出减少风险的办法,要明确你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以及未来的主要挑战。

• 尽量找到两个有同等影响力的投资人,以使其互相制衡。

>> 第18章目标客户有且只有一类

>> 理解你的客户,理解他们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心理特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这就是你公司的根基。你的产品、团队、文化、销售、营销、支持、定价以及其他一切都是由这种理解塑造的。

>> 第19章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 有两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1.真正的工作生活平衡。这是一种魔幻的半神话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有时间做所有的事情,包括工作、家庭、爱好、见朋友、锻炼、度假等。工作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且不会影响其他部分。但如果你真是在创业,你真的在带着团队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地打造创新产品或服务,或者哪怕只是处于工作的关键时期,你也根本不可能拥有这样的平衡。

>> 你必须找到一种保持清醒的方法,以避开那些看似必然的任务、会议、计划、问题、进展和恐惧。你必须规划好你的日程表,这样你的身体和大脑才不会被搞得筋疲力尽、面目全非。

>> 需要冷静下来,找到自己的空间,分清轻重缓急

>> 每个周日晚上我都会浏览我的笔记,重新评估、调整所有任务的优先级,把好的想法再捋一遍

>> 确定哪些事情需要委派下去,哪些需要延迟,哪些需要从清单中划掉。我不再是想到哪里就是哪里,而是被推动着必须根据事情的真正重要性来确定轻重缓急。这使我能够专注于更高的目标和里程碑,

>> 休假是一个打造团队未来能力的好办法,你也可以借机观察谁有在未来几年接替你职位的能力。人人都觉得他们可以干得比你好,但是骡子是马,只有遛遛才知道。所以即便你的工作压力很大,也要休假,这件事对你的团队非常重要。

>> 现在开始重新规划你的每天、每周、每月的日程表,把时间花在感受人类的情感上。

>> 在睡前,你要远离自己的手机,或许还可以做会儿瑜伽。

>> 第20章应对危机

>> 你无论如何都会遭遇危机,每个人都是如此。如果你没有遇到过危机,那说明你没有做任何重要的事,也未曾突破任何边界。

>> 危机到来时,记得遵循以下5条基本规则。

1.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追究责任是之后的事情,一开始不能被这些事情分散太多的注意力。

2.作为领导,你必须抓好各项细节。不要担心过度管理,随着危机的深化,你的职责就是要告诉大家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当每个人都冷静下来并恢复常态之后,你就要立即下放权力,让他们赶紧各司其职。

3.要从善如流。要听取来自导师、投资者、董事会,或者任何你认识的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建议,不要试图单枪匹马地解决问题。

4.当大家从最初的震惊状态中恢复过来时,你仍然要持续和他们保持沟通。你需要(与你的团队、公司其他成员、董事会、投资者以及潜在媒体和客户)不停地讲述,然后要不停地倾听(以便了解你的团队正在担心什么,以及有哪些正在出现的问题,要安抚惊慌失措的员工和倍感压力的公关人员)。不要担心会出现过度沟通的问题。

5.无论这次危机是由你的失误、你的团队还是偶然事故引起的,你都要为它对客户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并道歉。

>> 记住要设定期望和限制

>> 追究责任是早晚的事情,但你首先得走出困境。你需要找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追究相关的责任人。

>> 乐观的情况是,一旦危机过去,你将拥有一个历经磨难的团队,并因此变得更加强大。当然,这是假设你能够挺过来。接下来你会有时间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事再次发生?这可能意味着有人会被解雇,有的团队会被重组,你们彼此的沟通方式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个过程可能既漫长又痛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