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跟我说:原来你是社交恐惧症
昨天上午,我爸一如往常在家庭群里分享着文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配方。
突然画风一转,单线转发给我一篇内容,看到标题我忍不住笑了。
毕竟他之前习惯输出给我的还是相当入世的成功鸡汤,望女成凤的心情溢于言表。
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接受其实我只是一只丧失了社交能力的废柴?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两代人交流史上跨出的一大步啊,很是欣慰。
那篇文章其实是一则广告,但内容也还蛮详细的介绍了社交恐惧症的一些基本症状、成因、改善方法等。我不知道爸爸认真看了没有,对于那些名词术语能看懂多少。我之前并没有跟他介绍过这个概念,只是近来他们希望我一起参与某些聚会场合时我总是拒绝,并表明了自己现在很不喜欢见人,不想到任何人多的场合去。他们似乎对这种说法颇感费解,因为在大家原本的印象中,我一直比较活泼外向热情健谈,是这个不善言辞之家的外交担当。怎么就突然自闭了呢?我也没办法跟他们解释说,原来那都是假象,现在我累了。
因为并不想借此深入探讨我的心理问题,每次也都是含糊其辞的敷衍过去,所以我没想到他会记得这个事情,更没料到他还对号入座为我做了诊断。不知道他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在想:原来,这种性格变化是一种病啊,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所以他立即把这个发现分享给我,甚至有可能,他认为我压根不知道这个说法。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惭愧,他们费力发现的新大陆对我们来说是多陈旧的知识。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分享那些养生偏方和人生鸡汤,认为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殊不知我偶尔点开扫一眼也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少一丝内疚,怕辜负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但大部分时候还是置若罔闻的。
非常巧合的是,他给我发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正在答复一个网友的咨询,是一个高中生关于如何和自己母亲沟通的吐槽和求助。我们自动代入年轻人的立场,总觉得父母为什么那么冥顽不灵、不通情达理、不能多考虑一些我们的内心感受?相信类似的问题应该也困扰着很多年轻人,我这些年也深切的感觉到和长辈之间交流的鸿沟。我们也曾希望彼此理解,但在现实中却总是屡屡碰壁,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三观碰撞总让我们心生烦躁,逐渐也便失去了沟通的耐心和兴趣。
今天这篇某种意义上打破次元壁的文章,让我突然意识到,其实父母也在努力拉近和我们的距离。对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而言,搞懂我们在想什么是很难的事情。我试想了一下,假如我有一个像我这样的小孩,真的也够烦了。自己从小到大这么多年,虽然不惹是生非,但是毛病一堆。从小时候的嗜睡症,天天上课时坐在课桌前昏昏欲睡摇摇欲坠,爸妈从“民间大仙”到正规医院,费心带我求医问药;到青春期的恐声症,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吃饭,会因为咀嚼声立刻冷脸暴走,他们也只能无奈迁就。再到现在这个年纪,莫名又开始社交恐惧。而且每个症状都不是矫情能够解释的程度,确实带来了很多痛苦。据我后来研究,这些问题应该也只能笼统归类为心理亚健康的范畴。(最终指向的治疗方法是——去过一种能够得到睡眠自由社交自由离群索居的废宅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总之并不是很容易被常人理解的小孩,而对于长辈来说,可能就更奇怪了。毕竟他们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为人父母,为生活奔波打拼,哪顾得上这些乱七八糟的。即便从人生经验上很难感同身受,但还是尽力在理解和接纳了。没想到我爸最与时俱进的冷门词库更新,都源于我的“疑难杂症”。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恩之余,其实我还是比较希望我的老父亲能够早日接受我只是一只扶不上墙的废猫,在“爱拼才会赢”的这条奋斗之路上对我放弃治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