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跳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我们几个好朋友中泓是最有见识,最有智慧的人,大家一有想不开的问题,跟她聊几句,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有一次,秀说起她的女儿,因为没有文凭,失去了很多工作的机会,心里特别难过,我们也很为她惋惜。但是泓却说,文凭是敲门砖这不假,但能进入这扇门不是目的,在那扇门里立足,甚至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所以,重要的不是能不能入门,而是那扇门里的世界是不是属于你?如果不是,硬挤进去也是受罪,难道你所有的奋斗就是为了进来受罪吗?
听了泓的分析,秀转悲为喜,说,就是,姐姐家孩子大学毕业,分到了一个工作特别烦琐的单位,每天都很苦恼:如果辞职不干,毕竟是长期工作,怎么敢轻易辞掉;如果不辞,每天一上班就发愁,那样过一辈子也不快乐。还不如她女儿这样好,自由自在,而且,世界这么大,干什么也不至于挣不回这点生活费,反正也没有太大的理想,有吃有穿就知足吧。
泓自己的女儿,本科学历,人也很聪明,但一直找不上合适的工作,就跟她找对象一样,高不成,低不就,有一次,我们又聚在一起说到了关于学历和工作的问题,秀说,看来,有学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泓反驳说,上大学和不上大学的区别,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和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主要在于思维。不管是上了高中还是上了大学,你曾经做过的数学题,你背过的英语单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但是,做过数学题和没有做过数学题的人思维方式不一样,学过历史和没有学过历史的人,见识也不一样,这才是有学历和没学历的根本区别。
泓两次关于学历的论述都是正确的,而两次说法不同都是因为说话时出发点不同,心情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表述。
可见,无论你看过多少书,听过多少课,接受过怎样的观点,当一件事情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反应永远都是你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你喜欢什么,你就愿意接受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就专门找一些能证明你行为正确的事件,观点为论据。每个人的出发点,永远是你自己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谁也跳不出来,除非你有一天真的脱胎换骨。正如唐僧,当他是僧人的时候,一路上所有的行为都是僧人的行为,不管经历多少生死磨难,也依然跳不出僧人的心智,除非成佛,才会到另一个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