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知明喜行惯”
昨天我们说了,很多人真正的刚需其实是“好借口”,而在众多借口中,最受我们欢迎的借口是:等到我XX的时候。
这不得不说,真实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掉进的坑里,而且还是不断掉进去还不自知。虽然我们做企业管理的,或者是创业者而言,在执行力上总是讲“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在产品上总是讲“放弃完美,以最小成本试错,不断迭代”,其实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就是避免这个“等到我XX的时候”这个借口。
明白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一生
但是为什么我的生活中还是存在那么多的“等我XX的时候”,写作时,总是想着,等我学会写作技巧后再去写(这一点还好,在李笑来老师的订阅专栏上,被笑来老师逼着写留言,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不管是否完美,写作从留言写起);找女朋友,总是想着等工作好一点的时候再去找,等等很多的这些“等我XX的时候”。不要等到XX才行动,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听过,也知道,但是就是没有做到。这也体现出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还是过不好一生”,这就是验证了这句话了。
但是其实我觉得,我们所谓的“知道”很多道理,而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去“行”,当然过不好一生,这只是特立独“想”,而不是特立独“行”。而要真正的去行,还是要回到这个东西是否是我的刚需。
知-明-喜-行-惯
这里的刚需有两层含义解释
第一层,“等到我XX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不敢放下部分安全感的表现,而能够放下这部分安全感,就是要靠我们认为“速度第一,完美第二”作为刚需,要深刻的把“速度第一,完美第二”作为自己的一种基因。而要把这种当做基因,就要靠第二个层次的理解。
第二层,如果我们人对一个概念要有深刻的认识,首先必须先知道,而且要明白,才能认同,才能喜欢,才会去真正的“行”,最后才会形成习惯,也就是“知-明-喜-行-惯”,一样东西成为刚需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样东西是什么,然后要明白这样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对我来说有什么好处,了解了好处后,同时也克服了昨天我说的障碍,就会喜欢,产生喜悦,这个时候才会去高高兴兴的去做,去行动,通过反复的行动,就会形成习惯。这个时候才是形成正在的刚需,这也是笑来老师所说的,当一件事情成为习惯时,你不去做的时候就会很痛苦,很别扭,这就是形成了刚需,习惯变刚需。
所以,今天所说的,“等到我XX的时候”我觉得完全可以去打破,用学术一点的方法就是经过“知-明-喜-行-惯”,但这对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样还是不好,比较好的我觉得是要“知-行-明(悟)-喜-行-惯”,面对这个互联网时代,随时可能产生黑天鹅,面对不确定性,只有“放弃完美,以最小成本试错,不断迭代”这样才是真正的能够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如果一件事情是刚需,你是根本不会去等待1分1秒,因为不做,对你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所以即使做不好,你也会硬着头皮去做。所以谁妨碍你去做,你就跟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