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我为这份幼稚买单
看《大鱼海棠》全场,我有三处泪目。
简直让我羞愧无比,都这么大人了,居然还会被网上称为卖情怀、绿茶婊的剧情和画面所感动。
电影结束时,发现还有一半的人没走,也没看到中途离场(可能我太专注),坐下来继续,结果还真有彩蛋,以及后面沉默而长久滚动的四千人众筹名单。
我急切地对男朋友说,觉得大鱼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烂啊,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不耻和失望?难道我观影的水平和审美有问题?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深究的东西啊,还有很多支线,为什么这个电影被嘲讽这么厉害?他就回了一句话,你这么在乎别人的感受干嘛?我愣了,想起电影里爷爷说的那句话“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这句台词,好像是导演在很久以前,就对所有的怀疑、嘲讽,给出了完美的回答。
不想用情怀这个词来绑架所有观影的人,更不会说类似“人家用了12年才出的电影,历经坎坷剧本单薄点,为了国产动漫就谅解一下”这种话,我现在只想认真而严肃的讨论下整个电影,真的很不堪吗?
从电影一开始,就不停在说一个概念:
世界上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海里活着的一条大鱼,人生就是航越大海。
有的鱼是永远都关不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空。
你会不会漫不经心地说一声矫情、中二?
不断地用一系列重复又长的旁白来向观众阐述这个概念,用简单粗暴地方式,就为了表达一个问题:
你信不信?
在椿不顾自身和家族危险,要将鲲送回人间的时候,可能又有一大批人在嘲讽吐槽:至于吗,就见过一次,就舍命甚至搭上族人的命,去就一个陌生的人类男子。
在养鱼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重要;
要跳舞的时候无人围观,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世界的时间线突然很混乱,围楼忽然颓败;
这些都是被人吐槽的点和扒剧情混乱的bug。
网友调侃,椿就是个:绿茶婊。骂编剧:幼稚,做作,剧本烂。
看看这段话——
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任何污秽和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漂泊了很久,寄居在一个躯壳里,忘记了家乡的一切。但每当它看到、听到或感受到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时,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它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它的故园,那似曾相识的纯净和美好唤醒了它的记忆。
你信人有前世吗?你信人有灵魂吗?你信人性本善吗?你信我们会被一些细微而美好的事情感动吗?
关注灵性的朋友都能理解这句话。人最本质的“我”是纯洁而美好的,世界上众人皆为一体,我们只是在躯壳里久了,忘记以前的样子,只有用这颗最单纯的心,才能在简单而细小的事物上,看到美好,回忆起自己本来的模样。
你不信现在一个16岁的少女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我要把命还给你,就是真的把命还给你,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还给你。
因为在现在正常成年人理智的思考模式里,一次相遇就要一命换命很狗血,还不如好好照顾他妹妹弥补。
他不信这里有超越一切世俗价值观的力量。也就不能理解一个从未接触人类世界,不懂人类世界规则和价值观的赤子,用她16岁的心智去弥补自己过失的行为;不能理解她直到看到延牧妹妹大声哭泣的样子与鲲的妹妹重合,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另一个妹妹的伤心。
用一个成年人的心理去看16岁少女的赤子之心,所以你不相信。
同样,在这个社会经历过太多感情、伤害、离别的人,当然也不会相信,会有那么一个人为了爱人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为了让她开心,会盲目到舍弃自己的程度。
会觉得,不会吧,太假了,这有点过哦,要不要那么绝对?
在思考缜密且成熟的人眼中,这部电影分分钟出戏,所以故事不就是简单的三角恋加中二少女拯救记吗。
青少年一言不合就要死要活,在一个有着正常理智和三观的人眼中,的的确确玛丽苏到不行。
网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大鱼》里充满了宫崎骏动画的影子,我想说NONONO!宫崎骏的动画如果说是低龄向,可他的电影里依然有成人般对世界的思考与关怀,里面的小孩无论年纪多小,都能说出能被成人理解的金言。
而《大鱼》,却实实在在是,青少年说青少年的话,大人说大人的话,每种角色都有它该有的心理表现。
所以经常有成人看来,简直中二到不行。
比如那段“我把你当哥哥”的台词就引人发笑,大家都说自己尴尬症要犯了,就像在看小孩子过家家,湫和椿的话语和态度越认真,越让大人产生尴尬癌。
但戏中灵婆说的——
年轻人对生命就像是一颗石头,说扔就扔,只有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才总想着多活一天。
爷爷对椿说的——
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
会有人觉得幼稚、中二吗?
之所以觉得台词羞耻度太高,大概是看见了曾经的自己而脸红吧,毕竟谁没有过青葱岁月,中二且冲动的时候。
如果是几个20多岁的形象,我也觉得很矫情,但十几岁的少年少女,我信。他们对于爱,对于责任都那么懵懂,却那么执着于对错。错了就改,欠了就还,爱了就爱了,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合理性,只需要感性,就这么简单。简单到,成人们都不信这个故事了……
多大差评者,都像电影里稳重、理性、保守的老人,知道了“无论做多少努力,你终会明白自己无力回天”,就像说湫是对待生命像石头想扔就扔的年轻人,而自己是总想着如何多活一天的灵婆,无法理解那个中二的玛丽苏世界,无法理解他们的坚持,比他们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像最后不断跳跃的大鱼,像宁可燃烧自己身体,说出“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永远陪伴在你身边”的湫。
电影一直在强调一种简单、坚定、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情感。
这种情感,无论面对生死抉择、家族灭亡,都没有过任何犹豫和动摇。
在成年人看来,这简直不可理喻到可笑。
受人诟病最多的是导演的编剧能力,说把大力气建构的世界观、宏伟的画面来讲一个单薄的三角恋。
我却在那震撼的夕阳海天之门的华丽背景下,看到了电影把所有成年人所不齿的幼稚情节,用最高级别的视听画面用力展现,反而表现出一种坦荡的赤子之心,纯粹的大爱。
那一刻,我明白了电影制作者的初心。
十几万张手稿、1109张背景,1300多个镜头,每秒24张画,用了那么多精力,他们想讲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这件事,就值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地去完成。
大道至简,所有真理都是及其简单,却也值得用“不顾一切、天地动容”的大场面来映衬。
而这时候,成熟稳重的人却不信,不信12年、大量资金砸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总觉得应该有深刻且令人不易理解的话中有话,表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或众生群相,才不至于让人失望。
所以有了在互联网各个地方,通过解构,变成段子和谈资。
因为不信,所有的庄严都是在装,当人们认真而严肃地讲述梦想和热情时,反而觉得他们在搞笑。
嘴里总嚷嚷着寻回赤子之心,但真有人把一颗真心捧到你面前时,你却捂着鼻子,嫌弃地打掉在地,怒骂,这特么是什么玩意儿血淋淋怪瘆人的。
用电影里一句台词来说——
这个世界所谓的真理是“我相信”,因为没有永恒的正义。
一部电影,历经12年,每一个画面,每一帧都需要经过严密严格的设计,剧情、剧本这些主体东西,在几年的制作中,不知道被编导翻来覆去推敲过多少遍。
为什么最终是这个剧情?
因为他们相信,画的每一笔一划,做的每一帧,都带着无比虔诚和认同的态度去做,这份相信是刻在了骨子里,才不至于做了12年还不厌烦啊。
《大鱼海棠》真的是在教你——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所以看来很中二、很幼稚的剧情,你曾不屑一顾的东西,在导演那里却视若珍宝,用尽一切华丽和绚烂都要描述出来。
因为他相信啊。
所以,所有关于这个故事的叙事缺点、所有批评意见,全都成立。
但在相信和在乎它的人看来,无足轻重。
比如,所谓简单的三角恋,要的不是跟宫斗戏一样曲折绵长的撕逼,椿对大鱼的感情,从来不是爱,她总说我欠他,却从未说我爱他,那只是一种单纯到不可理喻的坚持。
比如,湫对椿毫无理由的付出和爱,他说出“我喜欢看你吃东西的样子,你任性的样子,生气的样子,伤心的时候,最尴尬的时候,都很好看”,他说“你知道吗,我从小没有爸妈,奶奶一个人把我带大,吃了很多苦,从小就没人管我,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干什么,可在世上我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强调的不是有付出就有回报对等的爱,而是少年毫无目的性的自白,就像我们年少时,没有来由且盲目地喜欢着一个人。
所有在人们看来幼稚而中二的台词、剧情,都是我感动的泪点。
去掉成人世界那些规则、价值观、三观、世俗的眼光,回到内心最初的样子,去看椿的偿还,去看湫的付出,去看爷爷和奶奶的爱情,去看整个宏伟、瑰丽的画面背景下,最简单的核心故事。
看那个精致而华美的世界、听那里或空灵或忧伤或欢乐的音乐,感受到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时,允许自己去感动,让似曾相识的纯净和美好唤醒你最初的记忆。
我被这份幼稚所感动,宁愿为这份幼稚买单。
因为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