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想法散文

2022-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pHYsiCs

   

    人寡,则幽,则清,则定。——王开岭

    寡,少也;人寡,人之欲求澹泊、物质简单也;幽、清、定,即思维深刻、品格清丽、行事稳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此乃大境界。

    陶诗云:“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季羡林老先生将此奉为人生座右铭,直至百年。大浪淘沙,我们不过是山之一篑、沧海之一粟,在万千次淘洗中被打磨,在与堤岸的撞击中失去棱角,在浪花的翻腾里泛起光泽。我们从一颗棱角分明的石子,变成一粒滚圆而有光泽的沙砾,纵化于大浪。

    我们,可以“不喜亦不惧”,那是因为“喜”“惧”得太多,麻木了、疲倦了;抑或是因为,有“喜”有“惧”的人有太多弱点,我们拒绝被人抓住破绽,便将喜怒忧惧强行抑制,面似沉水、了无波澜。

    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幽”、可以“清”而“定”呢?——我们连“寡”都做不到。

    寡,即少。什么少?少什么?没有人可以回答,因为什么都可以少,不同的人“少”的也都不同。最浅显的,不过是物质、名誉之类;往深里说,欲求、偏见、等级意识也都可以“寡”。我们做不到无欲无求,毕竟,生活是欲望支撑起来的。没有了欲望,也就没有了生的意义、失去了“得”的满足感,生命也变得了无生趣。当然,如果有人能借此成功飞升,那自然另当别论了。

    既然完完全全的“寡”是无法求得的,那么“幽、清、定”的大境界是否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呢?其实不然,“寡”字本身,就是心性的映射。怎样的心性?无非是坚定与从容。因为坚定于某一信念,所以其他的物欲、名欲之流无法撼动他的内心,因此表现出“寡”;因为从容,所以能在迷眼乱花中迅速锁定要害,一针见血,不必苦心孤诣四处寻方,因此行事干脆利落、得“寡”之名。

    物欲横流,人人都想辟一方净土、寻一处桃源,在幽深的林间小路尽头,得一圆台、四石墩,与二三好友品一壶清茶、点一缕檀香。没有车的鸣笛,只余下鸟叫虫鸣;没有呛人的油烟,只余下淡雅的茶香;没有面红耳赤的争吵,只余下淡淡的问候……

    我们是被淘洗的沙,浮沉了半生,也想寻一安定啊。

(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