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灭亡(38)
(三十八)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灭亡
上一章说到铁木真率领的蒙古军队以纵横捭阖之势灭掉了金朝,在金朝灭亡的最后关头,蒙古以灭金之后将河南还给宋朝为前提,倡议南宋联盟蒙古一军加入到战斗中。
当时金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派使节来宋朝陈述利害,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联合抗蒙,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
宋理宗金朝灭亡之后,失去金国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此时蒙军北撤,并没有按照约定马上归还河南,按耐不住的宋理宗眼见河南空虚,于是想趁蒙古退兵之际,收复被蒙古占去的土地,宋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三京,光复中原。
到了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宋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举兵收复南京。
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此战史称“端平入洛”,终以失败告终。
宋在联盟伐金就已经耗尽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端平入洛”更是将摇摇欲坠的南宋经济耗空,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同时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
“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北边的蒙古大军整装待发,蓄势南伐。
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立即派遣大军南侵,收拾南宋,鉴于蒙古伐金23年,财力人力大量消耗,此伐被南宋名将章梦飞击退,只得退回去修生养息。
宝祐二年(1254),蒙古大军再次来袭,首先是潼关沦陷,直逼西京,章梦飞再次受命挂帅抗御,任御苑统卫兼左司马事,行军不坐乘,爱兵如子女,与士兵同食,深得将士爱戴,士气十分高涨。
打到第二年盛夏溽暑,蒙古军失去戒备,章梦飞计划收复潼关,用缓兵计麻痹敌人,时机成熟后,便指挥宋军猛攻敌军阵营,蒙古军遭到宋军的突然袭击,溃不成军,潼关一举被宋军攻克。
蒙军并不甘心失败啊,南宋一直以来都打不过金朝,而金朝每战都败于自己,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
于是蒙军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英勇作战,打败元军,再一次挫败元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曹友闻、王坚、章翔、孟珙、孟瑛、余玠、张钰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退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蒙古大军问鼎中原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
1.钓鱼城之战
蒙哥在公元1259年 ,蒙古号称几十万人马,围攻钓鱼城。在此之前,蒙军以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发起对南宋的进攻。到了1236 年阳平关之战后,整个四川地区几近沦陷。宋理宗在1240年曾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抗击蒙古军,同时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
到了淳祐三年(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以防蒙军从西南方向入侵,进入中原。
因此钓鱼城也成了蒙古一直攻取不下的噩梦,此时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大汗下令分兵三路大举伐宋:中路由忽必烈进攻鄂州(湖北武昌),兀良合台从交(越南)、广(广西)带兵北上,与忽必烈会师;
东路由塔察儿进攻荆山(安徽怀远县)牵扯南宋兵力;
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灭亡(38)西路由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
此时蒙哥举几十万人马而来,势必要拿下合川,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
当时成都及川西北府州均被蒙军占领,所以蒙哥并未把钓鱼城放在眼里。这年年底,他命降臣晋国宝入城劝降。
合川守将王坚拒绝后先放了他,后又用快船追回,宣布他投降叛国的罪名。晋国宝力驳说: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王坚说:“来使已经放回,我杀的是追回来的叛臣。”
随即在阅武场将其正法,正在帐中欢度新年的蒙哥得到晋国宝被杀的消息,大为震怒,命令元帅纽璘占领长江一带,在涪州的蔺市造起浮桥,隔断长江下游的援兵。
从1259年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
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被迫撤围。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继承上发生火拼,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北撤,争夺汗位。钓鱼城抗蒙的胜利,扭转了南宋三面受敌,即将灭亡的局势。
2.崖山海战
1275年蒙军卷土重来,兵分三路向南推进:西路沿湘江流域南下,中路沿赣水流域推进,东路蒙军则是由陆“海”军联合组成。
蛮猛蒙军不熟航海,但架不住汉人张弘范率领的水师助阵,自然就有了“海军”。东路蒙军海陆并进,沿中国大陆架东南沿海地区逐步推进。
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灭亡(38)1276年,蒙军攻克宋都临安(杭州),或许是感受到数千年来汉族从未被外族征服的历史要在自己身上改写,此时的南宋朝政,军队和百姓空前团结,在大举退至温州,福州地区后,继续有组织地抵抗蒙军。
但长期以来汉族内部相互残杀,欺压与奴役造成的内部凝聚力底下,总体竞争力底下,并不能在临近灭亡的痛楚中被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所怜悯。
仅一年之后,在蒙军的海陆夹击下,福州就沦陷了。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等一批将领护卫大宋流亡政府先后退却至泉州,漳州,潮州等重镇进行防御。
面临福州之地的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宋末三杰之一的太傅张世杰为了协助宋端宗出逃,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蒲耿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漂去广东。
崖山之后无中华——南宋灭亡(38)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宋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得病。不久之后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
然而此时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在蒙军猛攻下,雷州再次失守,小朝廷只得继续难逃,迁往崖山。蒙元将领汉人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再无力战斗,全线溃败,史称崖门海战。
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四十多年与蒙古的抗衡以失败完结。
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
“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从北宋与辽、西夏因燕云之地的争夺对峙,三国势力互相牵制,北宋保存着大片祖宗打下的领土,随着金朝的崛起,转而灭掉辽朝,北宋与辽的兄弟之盟逐渐屈辱成了宋金的君臣之约,三国之间割据天下。
谁又意料到鹬蚌相争之时,遥在北边的蒙古势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揭竿而起,斩灭金主,席卷北方疆土,三国之争先后被蒙古一一所灭,南宋也难逃其厄运。
疆土从燕云一代缩减到长江之南,最终以崖山海战易主于元,实在可悲可恨可唾,如果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在考古学的意义上那么北方的族群入驻中原,对于华夏本族人民来说,外族入侵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目录:《皇权的衍生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