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塑核心价值观

2017-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wangkang85

从小到大,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行为是想法的延伸,想法是价值观的诠释。如果用道和术的关系来解释,道即是价值观,术即为想法。道抽象而晦涩,术具体而明了,道在无形中贯穿一切,术在实践中完善升华。既然行为、想法、价值观逐层递进,当我发现自己的行为偏离了希望的目标,我一般希望通过改变顶层设计,逐层渗透,最终从方方面面优化我的行为。这里稍微谈谈个人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价值观的英文是values(见注释1),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原则(principle),包含了我们对世界和人性的基本假设,二是优先级(precedence),包含了对各种美好事物的取舍与偏好。前者从“绝对”出发,谈信仰,后者从“相对”入手,重实践。因此,通俗来说,价值观就是是一个信仰与实践体系

虽说修改顶层设计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实践起来有两大难点。首先,将自己的价值观用文字表述(articulate)就很困难,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把自己的信仰和实践体系讲明白?然而,若不能定义出当前的价值观,谈什么重塑。其次,新的体系如何建立。我们既可以全盘接受一个成熟的价值体系,也可以对各种体系进行取舍,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但无论怎样,我们都面临很多选择,一个成熟的价值体系纷繁复杂,若不能从本质上入手,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整理后, 我发现任何一个价值体系,都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即对人性的态度,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主观感受的态度。下面分别展开将。

~~~~ 文章较长,分割线~~~~

首先谈谈人性。大学的时候听易中天谈先秦诸子百家,对儒家和法家的印象尤其深刻。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具有恻隐与羞耻之心,应以礼义劝导人做好事,用廉耻劝诫人做坏事。法家认为人性本恶,趋利避害,应以利益引诱人做好事,用惩罚震慑人做坏事。儒家的思想虽然高端,但对那时侯的我来说,可操作性实在太差。无论是劝导还是劝诫,都需要极高的个人素质,不仅得有过人的道德与深刻的思想,还得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即便如此,效果也不能保证一定好。反观法家,方法简单粗暴,效果立竿见影,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成功学宝典。

于是乎,我一心钻进法家的世界,先读《韩菲》,再读《吕氏春秋》,把法家的“法术势”三原则熟记于胸。何为“法术势”?因人天性恶,所以需要用法令进行规范,用权术手段加以控制,用权威使之就范。俗话说,当你是一把锤子,满世界看起来都是钉子。当我坚信一套体系后,就会不自觉地用这套体系来观察世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这套体系,然后再应用到实践中去。法家的思想逐渐渗透进我的骨髓,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第一,做人讲原则,做事讲规则,强调执行力。也许是受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影响,我对原则与计划的追求已经到了有些刻板的地步。第二,目标导向,善用手段。认为达到目标大于一切,过程并不重要,同时认为只要目标正确,方法上可以不拘小节(end justifies the means)。第三,对于外在物质的偏执追求。希望通过金钱、权力以及地位的提升,提高自己的安全感以及在人群中的威信。这三点分别对应了法家的“法术势”,都是基于人性恶(懒惰,狡诈,趋利,避害等)的延伸。虽然这套体系听上去冷冰冰,甚至有点低俗,但不可否认,它对于我职业身涯的起步阶段帮助很大。可以想象,一个人对于外物有野心,有目标并且坚决完成目标,有计划并且严格执行计划,威力自然不小。

然而,这套体系在工作之外效果并不好。讲原则守规则,自然就少了一份人情味;重目标轻过程,自然就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多外物少心灵,自然就缺少了长久前行的意义与动力。少了人情味,跟家人或亲近的人容易产生摩擦;忽略沿途的风景,人心就容易多一分功利,少一分感恩;缺乏长远的意义与动力,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就容易迷失。同时,这套体系在工作中也慢慢显示出了一些弊端。在一个按部就班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可以用“控制“的理念,通过与奖惩规范员工的行为。但古话说的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当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时,“控制”的理念就不适用了,过于繁杂的规章制度阻碍了人的创造力,奖惩并不能带给员工主人翁精神。

因此,重新定义人性势在必行。过往的经验很难说服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时,一个长久在我心里萦绕的朴素哲学提醒了我,凡事没有绝对,正确的结论往往都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矛盾的事物往往可以在更高的维度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我选择相信人性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指出,对于大部分人,在基本满足低层次需求后,便会选择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厚黑教主李宗吾对此也有精彩论述,他提出了套圈模型,最里面的小圈是我,然后是亲朋,他人,花鸟鱼虫。从里圈向外渗透,便是人性之善,从外圈往里塌陷,便是人性之恶。至于到底是从内向外还是从外向内,通常取决于内圈是否足够稳固。这里顺便说一句,无论是层次理论还是套圈模型,其本质都是人的“分别心”,即厚薄之分。世俗对于每个圈都分的很清,儒家将自己和亲人这两个圈合为一体,墨家揉合了全人类这个大圈,佛教更是将“无分别心”提升到了万物的高度。孰优孰劣,我不妄自评论。

既然重新定义了人性,之前的很多思想自然就被颠覆了。第一,欲让人向善,必先保障其低层次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与向往。因此,当我们欲责备他人为何未施善行时,先问问自己他们是否有了行善的基础。第二,不谈规矩,而谈是非与使命。规矩定义了具体行为的规范,虽然简单明了,但很难将千变万化的真实世界逐一描述清楚。使命(见注释2)则不然,它高度概括了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同时,是非感(即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教会我们如何判断并衡量具体行为与最终目的契合程度,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下筛选出达到目的的最优途径。换言之,规矩告诉人们“做什么”,而使命与是非感告诉人们“为什么做以及哪个做法好”,越是复杂的任务,后者越有优势。这一条既适用于自己的成长,也适用于他人的合作。第三,重过程,轻结果。好的结果固然可喜,可再大的喜悦也很快会被新的征程冲淡。同时,目标愈大,过程愈长。人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过程当中,怎么让自己在这绝大部分时间中开心呢?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激励自己说“现在苦点没关系,等我。。。就好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世上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目标?与其平日愁眉苦脸,然后短暂的开心片刻,为何不去享受每日不断接近目标的过程?打个比喻,你家门前有棵很高的树,树上结了甜美的果子,可是你需要慢慢学习爬树才能摘到。如果你重结果,你会每日爬树失败后对着树上的果子而沮丧懊恼,然后在某日终于吃到果子后兴奋一小会,但紧接着陷入到不知下一步该做啥的空虚与焦虑之中。或者你重过程,每日看到自己在爬树上又进步了一些,享受这个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当你吃到果子的时候,你可能并不那么兴奋,因为你知道这完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但还是为自己长久的进步而感到自豪与满足,然后平静地投入到下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去。这里补充一句,我绝不否认结果在客观上的重要性,但希望改变对于结果的主观认知与感受(perception),正如佛家有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将关注点更多放在因(过程)上。第四,重自我激励,轻外界刺激。关于这点,我在成长中深有体会。何为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指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热情,它与金钱或物质的奖励不同,可以持续地激励人为目标努力。为什么说外界刺激效果不好呢?一是人成为了金钱或物质的奴隶,容易被外物所控。二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是不断降低的(diminishing return),终有一天,外物的刺激会彻底失去作用。第五,重自我成长,轻与人比较。我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超越对手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这些对手有些是真实的对手,有些是“假想敌”。通过树立标杆、超越标杆这种方式,我的学习与工作有着清晰的目标,因此非常有效率,但也造成我过分看重竞争,而忽略了对自己的超越。这有什么不好呢?首先,它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天赋与能力不同,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机遇与运气也截然不同,因此到达同一高度所需的努力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方式有失公平。其次,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击败竞争对手是这个游戏的唯一目标,结果导向的弊端前文已经谈过。这里引申一步,谈几句父母对孩子的激励问题。父母都懂得夸奖孩子,但如何夸其实是个艺术。很多父母喜欢夸奖孩子取得的结果(考试得了第一名),但高明的父母则会夸奖孩子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勇于尝试或者克服了一个的缺点),后者比前者更有激励的效果。再次,与人比较只适用于跟随者(followers),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领先时,除了自己再无其他对手。最后,我借用王阳明与弟子的一次对话为这点做一个小结。有弟子问王阳明,过往圣人的才华有大有小,但为什么都被称为圣人?王阳明答,人就像一块金子,既有轻重之分,也有成色之别。每个人的人的能力不同,是金子的重量。通过努力,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就如同金子被练到最纯,是成色。尽管各人的能力(重量)不同,但这些圣人的修炼程度(成色)确实一样的。这里修炼的唯一标杆就是自己,准确的说,是昨日的自己。

~~~~ 文章较长,分割线~~~~

接下来谈谈价值体系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即绝对真理是否存在?我以前一直认为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任何问题总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去理解这个世界,通过更加深刻的认知无限逼近这个正确答案。这个方法在我早年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毕竟我那时的认知有限,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对自己的认知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我的心态也是小心谨慎的。渐渐的,随着我的成长,我的认知越来越深刻,我对自己的看法也越来越有自信,自认为在某些方面掌握了绝对真理,这就带来了不少问题。第一,这种对于绝对真理的认同让我对不同意见持排斥态度,因为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我的看法正确,别的看法自然就是错误的,那何必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错误的看法呢?我认知的迭代也因此变慢甚至停滞了。第二,不去理解其他意见,让我有的时候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导致我难以包容反对的人以及宽容犯错的人。“为何他不明白这么简单而显而易见的道理”?殊不知“简单”与“显而易见”只是针对我,或者说我的思维定势而言。第三,绝对的自信导致绝对的自负,自负又导致傲慢与轻率。

坚信绝对真理的最大好处,在我看来,在于它产生的高效率,尤其是你的认知确确实实无限接近于真理的时候。可问题是,谁又敢肯定自己的认知达到了这样的状态了呢?英国哲学家罗素讲过:“我从来不敢说我为我的理想献身,因为我没有把握它是对的”。每个人的认知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会让我们有一个谦逊而谨慎的心态。同时,很多时候,一个事物或者一种现象通常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得出来的结论也有可能是矛盾的,但很难断定哪个角度或者结论就是错的。从本质上来说,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它既包括了很多因素,各因素之间又在时间轴上相互交互与影响(即动态的联系)。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很难对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做出精准的判断,换句话说,我们很难得出绝对的真理。因此,我选择相信所谓的真理只是人类进步过程中目前最靠谱的假说,每个人坚信的“真理”也只适用他过往的经历。切换到这种思路,我们便可以用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与完善,包容那些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人与事,宽容自己和别人曾经犯下的错误,最后小心谨慎地一步步推动认知的新边疆。

~~~~ 文章较长,分割线~~~~

最后谈谈价值体系对主观感受的态度。主观感受,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情绪(愉快,愤怒等)。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说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他提出:事情本身(前因Antecedent)并不是引发情绪与行为(结果Concequence)的直接原因,而是个人对A的认知与评价(信念Belief)。因此,事实(A)激发认知或评价(B),从而导致情绪(C)。举个例子,你考试考了第3名,但你觉得自己应该得第一,因此沮丧。我之前没有意识到认知(B)才是情绪的主因,因此很自然的,当我有了负面情绪,我要么尝试改变事实(A),要么克制情绪(C)。改变事实诚然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总有些事实,要么本身很难改变,要么短期内无法改变,这时候,克制情绪成了我的唯一措施。我错误地认为,一个伟大的人是不应该感情用事的,要做到绝对的理性。因此,有了负面情绪,我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用理性支配我的思维与行为,殊不知情绪并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被暂时抑制住了而已。负面情绪要么会在潜意识中影响我对这个人的评价或看法,要么会积累到某个零界点上爆发,伤害更大。同时,由于上文提到的绝对真理,因为我相信情绪可以控制,所以我认为别人也可以像我一样控制情绪,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多时候会导致矛盾升级。我尝试找出自己克制情绪的根本原因,个人觉得原因有三。第一,社会普遍认为,喜怒不形于色是有城府的表现,值得鼓励。第二,我从小的成长经历让我不倾向于吐露自己的负面情绪,抱怨是无能的表现,要么忍着要么行动。第三,我没有掌握沟通的正确方法,错误的沟通方式往往让事情变得更糟,之前的失败经历让我逃避沟通。

在找到病根并升级认知之后,我的思维发生了改变。首先,有了负面情绪,一味地克制是行不通的,对待情绪就像对待哭闹的婴儿,你可以去照顾(take care of)它,但不可以去命令它。 在明确这点后,修复负面情绪可以概括为三类:改变事实本身(婴儿饿了于是喂奶),改变认知与评价(婴儿认生于是让他多接触陌生的环境),疏导并释放情绪(把婴儿抱起来哄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即便能力再强的人也有无法改变的事情,因此后面主要谈后两类。当然,在某些特定场合或情况下,克制情绪是必须的,但事后的沟通也是必须的,不应该逃避。

那先说说如何通过改变B修复情绪。B即我们对某件事情的思考与判断,一般来说,它代表了我们对现实的期望,对自我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推测。当我们出现过激情绪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提醒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于偏激的认知与评价。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因为远方的儿子得了重病而悲痛欲绝,王阳明便对他说,你伤心是人之常情,但你现在过分伤心就是因为你错误的私欲了,你认为你的儿子不应该像世人一样遭受生老病死。这个例子中,内心期望与现实产生了落差,从而导致了过分的负面情绪。那不合理的认知与评价一般有哪几种呢?它可以被大致分为应该化,合理化与妖魔化这三类。第一,“应该化”指的是内心对现实有严格而刻板的期望,比如“我就应该在30岁前有房有车”或者“我的小孩就应该成绩好”。当现实与期望产生落差时,我们就会产生过分激烈的情绪,比如悲痛,愤怒。第二,“合理化”指的是我们把挫折过分概括,用贬低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释挫折,比如“失恋时告诉自己我就是没人喜欢”,“事情没错好时告诉自己我就是不擅长这个”。当我们贬低自我时,会产生过分抑郁的情绪,比如颓废,失落。第三,“妖魔化”指的是无限放大当前挫折对未来的影响,比如“如果我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我的人生就完蛋了”,“如果这个任务没完成好我这份工作就保不住了”。我们用“脑补”的方式,一路推演,最后得到一个可怕的结果,当我们担心这个结果会发生时,我们会差生过分烦躁的情绪,比如恐惧,慌张。大部分时候,当我们出现过激情绪时,我们都可以意识到。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一种提醒机制,及时分析到底是哪个不合理的B导致了过激情绪。当我们能把不合理的认知挖掘出来时,有些问题也许就立刻引刃而解了(比如这次考试考砸我就完蛋了),另外一些问题通过自我学习或与人交流也能够可到解决(比如我就是没人喜欢或者我的小孩就应该成绩好)。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以及如何反思B,我这里说的比较简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埃利斯的《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最后补充一句,人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情绪天生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因此,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通过“洗脑”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情绪的木头人,但我们应该尝试避免过分的情绪,这个度怎么掌握?中国古人用”中庸“这个很玄的词,很难具体操作,我个人比较倾向前文提到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个朴素哲学。

再说说如何通过沟通来疏导与释放情绪。在家庭或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时常会引起摩擦和矛盾,引发负面情绪,这时我们需要在反思后及时进行沟通,不仅可以化解矛盾本身,还可以尽快释放负面情绪,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好的沟通甚至可以从矛盾中增进双方的关系。首先谈谈沟通之道。这里借用《关键对话》中的理念,任何沟通都有一个大目的,对于家庭来说是让家庭更和睦,对于工作来说是让工作更高效。因此,我们的沟通必须紧密围绕这个大目的,而不能因一时头脑发热而做出违背这个目的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的沟通不是单方面的宣泄,而是双方通过倾诉、共情(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与情感)、解释、自我反省与批评,最终解决问题并修复不良情绪。再说说几大误区。一是对人不对事,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用过“你老是。。。”或者“你怎么又。。。”这样的句式,这种话很快就能激起对方的防御神经。二是宣泄而不是倾诉情绪。相信不少朋友在伤心或者愤怒的时候都说过“我讨厌你。。。”或者“你怎么能。。。”这样的句式,这种话的确可以宣泄胸中的怒气,却并不能让对方意识到他的行为对你产生了伤害。如果我们用倾诉的语气“你今天做了。。。,让我感到很伤心/意外/没有被尊重”,强调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对方会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三是只注重谈话的内容,而不重视谈话的气氛。在沟通的某些时刻,气氛变得紧张,大家都开始变的越来越激动,这时候接着讨论问题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适当地调节气氛(比如冷静几分钟或者说几句缓和气氛的话)变得非常重要。四是揣测而不是询问事实。我们在沟通之前或者沟通之中,都会不自然地去推理,而不是询问并求证事实或者对方的用意。我们会想或者说“他/你肯定是。。。”,这既拖延了我们弄清事实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错误的假设会让对方觉得冤枉,从而导致气氛更加紧张。这里先谈到这,至于如何具体如何操作我会在后续文章中跟大家讨论。

~~~~ 文章较长,分割线~~~~

经过了这次对价值观的重新梳理,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心态的变化,生活与工作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本文揉合了很多本书的观点,不一一列出。如果您对某个观点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我会提供书名。最后总结一下:

对人性的态度:从人性本恶,到人性有善有恶,如何呈现取决于人当下所处的环境。

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从绝对真理,到不断演化的普世真理以及存在于各人心中的个人真理。

对主观感受的态度:从拒绝并蔑视(负面)情绪,到承认并正视情绪。

1. Value: a person's principles or standards of behavior; one's judgment of what is important in life.

2. Mission command: a style of military command, derived from the Prussian-pioneered mission-type tactics doctrine, which combines centralized intent with decentralized execution subsidiarity and promotes freedom and speed of action, and initiative, within defined constraints.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