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
“帮我去阳台把抹布拿来厨房!”厨房的门被打开了条缝,老妈在里面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老爸背对着我,弯着头笨拙地穿过阳台晾晒的衣服,拿过早已硬邦邦的干抹布,突然顿了顿,放下,顺手拿起扫把,仔细地把地上的几缕头发丝扫入簸箕。
早上醒来,窗帘没拉好,光线挤进发暗的卧室里,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从前在家经常看到的场景。
这一刻好像在人流中突然停下了脚步,随之而来浮现出两个清晰又熟悉的字眼:热爱。时光总是留给我们潇洒的背影,细细看去上面爬满了让你沉醉,让你不确定的痕迹;而我们因为热爱,记住了一切时间留下的回忆。
很多人觉得人们活得仿佛一个工厂里不同型号的机器,发挥着各自所谓的效应,至老方休。正因为有一种东西在身体里,掺杂于生活,让原本灰扑扑的日子绽放了诗意,这大概就是热爱。儿时谈到理想谈到许多缥缈的想法时,爸妈总是抗拒的,这样傻乎乎的闺女,怎么想都觉得是出去容易被骗的类型。面对他们的抗拒,我慢慢地也变得闭嘴多过了开口,不愿提及变为成长期的常态。慢慢地我也并没有长成多了不起的大人,相反却能在身上发现原来那些引以为豪的闪光点居然还是来自于曾经嗤之以鼻的父母。
二十五六的年纪,因为个人情感原因,经常被老妈从家里拖出去溜达,以免自己胡思乱想。并肩走在路上逛街,她不住地说着:“人怎么那么多——“两个人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紧紧抓住你的手,滚梯处小心地拉着踏上:”人怎么这么多......"来到饭店,琳琅满目的菜单,她突然变成厉害的厨师:“这个么很好做的呀!”自豪的语气夹着洋泾浜的普通话在大堂里提升了八度。你在一边慌忙地拿着菜单遮着自己的脸。那时候,根本没时间多愁善感好吧......但是,纵然这样逛下来一整天,她依然对着你喜笑颜开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想,这就是热爱吧。
现在的街上,“外婆家”,“南京大牌档”什么已经不算什么了;你开始留意在“轰隆隆”的地铁背后,还有没有可以让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人挤上车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更迭的商店里,还有多少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可以接受价格和款式大小的服装;网络上好看好玩的视频里,连怎么正确拉屎都会告诉你的小视频,会不会告诉你普通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人要如何去交新的朋友,如何面对失去,面对孤独?在这样的环境里,当你疲惫的回到家里,那句让你觉得听腻了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只是小心地希望可以让你释怀的拙劣言语。突然,发现真正懂得热爱的,永远是让你望其项背的前人。
热爱世界的理由有很多,为了体验雨落的温柔,为了聆听月光洒落大地的声音,为了感受身边时刻出现在这个小确丧世界里的小温暖。时间、分歧、距离、争吵、等待......每个人都会置身于各种牢笼里,会被索取会被榨干,然而,最后过滤而出的一定是你经历过高峰拥挤地铁狼狈后,回到家推开门的那一瞬间的快乐。暂时我想,这是热爱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