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历史

开除学生:耆老请喝酒,天子三天“不举”

2020-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至简君

西周的学校包括乡学和国学,乡学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国人子弟,国学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王室及诸侯贵族子弟。与我们现在类似,无论是在乡学还是在国学,总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服学校管教而面临被开除。不过,在西周,学校是不能随意开除学生的,如果确实需要开除学生,则耆老要请被开除的学生喝酒,周天子还要进行三天“不举”。

耆老,就是德高望重的乡里老人。所以,耆老请被开除的学生喝酒,主要是发生在乡学里。

在乡学里,如果有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学校的老师必须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若教育不听,仍然不改正错误,则由乡大夫上报给乡里。乡里收到报告,要请乡里的耆老来到学校,对不服管教的学生进行感化教育。

耆老的感化教育手段有两种,一种叫“射礼”,一种叫“饮酒礼”。

众所周知,周人尚武,很有贵族武士精神,因而,射箭在周朝不仅是一项战斗技能,也被视为是一项上等人的活动,蕴含着尚武精神。耆老对不服管教的学生举行“射礼”,目的就是要以尚武精神教育学生遵守纪律、服从道德。

“饮酒礼”更有意思。举行“饮酒礼”时,耆老要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回来充当礼仪的服务生,“伺候”那些不服管教的学生喝酒。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以优秀毕业生的行为作示范,给那些不服管教的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那些不服管教的学生改过自新,遵守纪律,服从和尊敬长者。

另外,在举行“饮酒礼”中,耆老请不服管教的学生所饮的酒叫“元酒”,意思是教育他们不能忘记先世祖先创业之艰辛。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常会提起学生的父母辛苦挣钱培养孩子不容易,引导学生要懂得感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经过耆老以“射礼”和“饮酒礼”教育后,如果学生仍然无法改过自新,还是不能直接开除的,而是要帮助该学生改变学习环境,把他调到别的学校就学。然后,再由耆老举行一次“射礼”和“饮酒礼”进行感化教育。

经过两次“喝酒”感化教育之后,学生还不服管教,这些学生就会被送往郊野居住一段时间,并请耆老给他们举行第三次“射礼”和“饮酒礼”。

在西周,郊野是奴隶等下等人居住的地方。西周政府把不服管教的学生送去郊野居住,大概是想让这些不服管教的学生们亲身体会下等人的艰苦生活,使其幡然悔悟。

如果有学生到此时还冥顽不灵,不能幡然悔悟,那么,西周政府才能正式开除该学生。学生被开除后,会被西周的政府部门遣送去远方,而且“终身不齿”,即一辈子也不能再当学生了。

在国学里,如果有学生不服管教,什么办呢?《礼记·王制》说: “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即国学里的教师如果遇到学生不服管教,要逐级上报,最终由周天子来决定如何处理不服管教的学生。

那么,周天子会如何处理呢?

一般情况下,周天子是不会亲自过问的,而是让底下的大臣,如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等都到学校去,重新审查这些不服管教的学生。如果情况属实,也不能直接开除,而是由大臣们对这些学生进行感化教育,并给不服管教的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经过大臣们的教育,如果不见效果,这时候周天子就得亲自过问了。他必须亲自到学校去考察学生的情况,再给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尽可能地教育感化改造他们。

如果学生连周天子的教育感化也不买账,仍旧无动于衷,继续不服管教,这时候,周天子就要进行三天“不举” 了。

所谓三天“不举”,意思就是周天子必须在三天内停止杀牲并不设盛馔,以此表示对不服管教的学生感到不满和遗憾。

周天子三天“不举”后,学校方才可以开除学生,并将学生交由政府部门遣送到边远地区,永远不得再返回家乡,“终身不齿”。

总之,在西周时期,学校开除不服管教的学生,是极其谨慎的,往往会多次给不服管教的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一旦正式决定开除学生,便是“终身不齿”,又是极其严格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