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颠泠风道学•国学•养生菩提树下

心观《道德经》(17)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32人  明空如月_QD

《道德经》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在本章描述了融于道、合于道的修行者的生命状态,通过在修道者整体生命状态的描述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修道,如何融于道、合于道。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对于我们来说,[古之善为道者],就是老子本人,老子深藏不露,正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典型代表。解读《道德经》的人何止千万,但到底谁的解读最贴近老子的原意,就很难论断了。笔者倒没有去深究老子原意的想法,借着老子的智慧,对于观心修行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已经足矣。老子作为中国道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已经是人们眼中[古之善为道者]的最高代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指其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微妙幽深,大智若愚,深藏不露,难以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是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地形容一下。

豫兮若冬涉川:他非常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在薄冰上过河一样。(观心时,不被贪嗔痴所染,不被念头情绪所转)

犹兮若畏四邻:他非常地警觉机敏啊,就像四周都遍布着敌人一样。(观心时,不被六根尘境所迷,不昏沉不散乱)

俨兮其若客:他非常地庄严恭敬啊,就像一位宾客一样。(敬畏信仰,保持正念,敬畏因果,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涣兮其若凌释:他非常自然地消解自己无私无我,就像冰凌悄然融化一样。(破除我执,破除法执)

敦兮其若朴:他非常地淳朴厚道,就像未加雕琢的原木一样。(敦厚质朴,淳徳归道,厚德载物)

旷兮其若谷:他的胸怀非常旷达宽广,就是悠远的山谷一样。(虚怀若谷,包容一切,无分别对立)

混兮其若浊:他混光同尘,毫不张扬,就像尘土浊水一样毫不起眼。(和光同尘,平常朴素)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像他那样身处红尘,却在红尘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渐渐达至心灵深处本有的清净?(致虚极守静笃,清净可以为天下正)

孰能安以静之徐生?谁又能像他那样从宁静的极致中渐渐生出智慧的妙用自在洒脱地应用于生活之中?(善能妙用一切法,而其本心如如不动)

保此道者,不欲盈。见到自心的本来面目之后,即安住于本心之中,一面保任真心,一面让真心生起智慧的妙用,就这样一直保任下去,不张扬,不盈满,无欲无求,谦虚谨慎,不断地调炼自己的心。(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正是因为不自满,因此能够不断精进修行,不断地达到更深远的境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德经》第十五章见、修、行之总结:

1)见地要高,行履要实,姿态要低。要放低自己,把自己放到最低微之处,外表和心态就像泥土一样,而同时内在的精神境界却要超越一切,开出高洁的莲花;

2)谨言慎行,警觉机敏,管好自己的身口意,特别是不被六根尘境所迷而失去了修行的正念;观心时觉知清明,观而不随,不被念头所转,不昏沉,不散乱;

3)心存敬畏,敬畏信仰对象,敬畏大道,敬畏因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敦厚淳朴,厚德载物,心怀宽广,包容一切,和光同尘,平常朴素;

5)坚定意志,精进修行,清心净念,定慧双修,虚怀若谷,谦虚不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深入地融于道、合于道,不断获得更深的体悟。

感恩老子

感恩《道德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