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No.1|荷李活道: 影片《宝贝儿》也是那个不完美小孩儿

2018-10-22  本文已影响23人  Werckmeister

原创: Werckmeister 

观影《宝贝儿》是几个月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事,对,我是冲着杨幂去的,因为她接了这样一部似乎注定没有高票房的非商业片。我推荐大家去影院看一看,尽管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宝贝儿》正如其宣传文案所写: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

作为一个不完美小孩儿,《宝贝儿》电影达到了Werckmeister的预期,在全网黑杨函数的风评中,作为观众,你是否会沉下心去思考刘杰导演认真提出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更为重要。

在和友人观影之前,我对影片内容一概不知,这也是我看电影的惯例,我希望能以百分百的自我意识去感知这部电影,而不是豆瓣打分和各大V影评。不过在此次观影之前,我看了杨幂撰文的那篇《假如童话都是骗人的,我们能否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我心里更加清楚了,杨幂参演《宝贝儿》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她也认同这部接地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也许能“让现实变得更美好”。所以我希望各大网友和影评人在差评和吐槽之前,能否尽量客观一点,不要囿于成见,视野还停留在试图在沙石堆中寻觅一片草原。

《宝贝儿》讲述了女孩江萌(杨幂 饰)因严重先天缺陷(无肛)被父母遗弃,成年后在南京某医院做护工时意外看到一个即将被亲生父亲徐先生(郭京飞 饰)“宣判死刑”的无肛婴儿,一根筋式的去为这个没有话语权的婴儿争取生命权并不惜犯罪和小军(李鸿其 饰)合谋抱走婴儿的故事。

剧中聋哑人小军(李鸿其 饰)对江萌用手语打出的这句台词:“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了,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吗?”就是整部电影的题眼,是刘杰导演百思不得解的一个问题,也是他拍摄影片的起因,这样一部并不试图讨好观众的小众非商业片能如导演所期真的引起观众深度思考吗?

Werckmeister在观影过程中,“克制”二字一直浮现在眼前,这是一件好事,《宝贝儿》并不刻意煽情;但是又不是那么值得提倡,刘杰导演在影片叙事的方法和对演员情绪表达上的那种有意为之的“隐忍”,让这部电影作为故事载体的艺术性反而不那么凸显。

我能明显感觉到,刘杰导演在影片中“主动”将角色中很多私人化的情绪抽离,以至于有时候我会认为是影片剪辑出了问题,镜头戛然而止,似乎还未构建完整一个场景,同时也使得主人公江萌在释放其性格中极度“偏执”的情绪部分时对观众的感染力有所削弱,那种人性层面鲜活的东西似乎被抑制住了。因为镜头给的渲染不够,让电影文本中主角们情绪的释放就比较突兀,就剧本层面而言,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失败的。但我也必须强调,我不否认刘杰导演在人物群像塑造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我们才得以看到诸如派出所警察等的柔软心肠。

我也承认这部电影拍起来会很难,故事进展的推动全倚靠一个智力发育程度不及同龄人的成年弃婴的私人情绪,这本就是一个不太容易的道路,电影很容易就陷入“无题”的死循环中,江萌这样做很傻很天真。但人物的形象塑造过于“直白”,是使得我们作为普通观众无法在前半部分代入到特殊情境中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会发觉演员的表现越来越不甚满意,因为我们进入不了“通感”的情境中。

毕竟片中的主角属于边缘人群,在看电影的观众中确实很难引发共鸣,哪怕是共情都不容易。如果想要真正打动人心,我赞同导演提出的不需要过度煽情让观众流泪的想法,但是如果不能让观众在内心有所激荡,那么我对这部影片真正带来的现实意义持有存疑。对于这样一部关注边缘人物题材的影片来说,我猜想“沉浸”可能比“克制”更重要。

在《宝贝儿》的观影中,我觉得故事结构的不丰满性是让故事失去直指人心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抱歉,我入场迟到了大概五分钟,这导致我可能对电影背景资料有重大遗漏,但是从我看到的影片全局来分析,影片的平铺直叙没有回应观众已经建立的预期,也就是观众很难在巨幕前去跟进故事线索,缺失的这种参与感让影像不再动感,故事不再深入人心。

影片中时隐时现的养老院和临终关怀医院(老人们的咳嗽声)也透露出导演似乎想讲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话题,而弃婴本身就是极具话题性的好主题,所谓“无剧本”拍摄并不能成为结构单薄的理由,我觉得江萌和其养母的故事线是否可以探索得再深一点,比如江萌得知成年后不能和养母一起住,必须把养母送到养老院的时候,她的那种无可奈何会激起后续故事情节的什么样形式的冲突?而道德和法律层面的冲突是否又将把人物推到一个什么样的台面上?

不仅如此,江萌和李鸿其饰演的小军他们之间的感情线也过于简单,小军非常喜欢江萌,可是江萌总以一种看似“真善美”的形象拒绝小军的爱意。江萌不接受小军对她的好,可是又在遇到难事时第一个想到小军;在自己长途跋涉追到马鞍山试图救回徐先生的“不完美”小孩整件事受挫之后,坐在路边又顺从地跟随小军回南京;而后明明知道犯法,偷偷带走弃婴还拉小军上这条“贼船”,这些都似乎让他们二者的关系应该更进一步了,可依旧什么都没发生。在屋内小军示爱的那段对话中,江萌一直拿不能生孩子为借口来拒绝眼前的爱情,好像她只认同女人会生孩子才能保障他们以后的幸福生活,而不是爱,这是男权社会文化中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诟病的。

但有一点我必须为杨幂正名,我觉得她饰演的江萌并没有网友口中的那么差,她让我觉得她很不像杨幂了,当然角色需要扮丑这是外观上的“不像”,但我确实看到了一个因弃婴身份带给成年后的江萌深深的烙印和她那种病态的执拗,这是需要角色沉浸才能有所展现的。看得见的努力,才有了一脸雀斑偏执狂人——江萌本人,她不是杨幂。

我也建议高级黑们去看一下杨幂早年的电影作品,她的那份灵气是附着在角色上面的。当然我也清楚,高级黑肯定还是该黑还黑,但是如果不去影院,你截几张gif,就说她的演技差,眼神空洞,还硬把她跟《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范冰冰做对比,甚至又来上几句“步她的后尘”,我只能苦笑,你可能不是一个好观众。

我也是在大荧幕观看的《我不是潘金莲》,但是很明显冯小刚镜头拍摄农村妇女李雪莲时,以看上去极具古典意味的中远景为主,为了“绚烂”的构图需要,牺牲了对范冰冰面部表情的抓取,因此我们作为观众只能以她的身形和动作来远距离观察她的“演技”,这对于一个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斩获三项大奖,甚至拿到最佳女主角的电影来说,我认为很诡异,因为我实在没觉得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肢体形态的表达有什么传神之处。

但《宝贝儿》里面是太多的近景和摇晃跟拍镜头,纪录片式的客观记录让杨幂饰演的江萌所有的表情在影片中无处躲藏,观众在影院的大荧幕前,必须大部分时间直视江萌的脸。不过在极具戏剧冲突的影片部分,比如江萌和无肛婴儿的父亲徐先生在公安局的室内争执这场戏中,导演反而用背影和远景的镜头去切割开连续的叙事,此时江萌和徐先生情绪感染力的视觉效应被有选择性的忽视了,可是双方特别是徐先生的嘶吼还回荡在影片画面上,这种用声音去调动观众情绪的方式让观众有了很深的参与感,镜头的克制反而让观众有了我前文所述的“期待”,这场戏也是我认为剧中最有情绪张力的一场戏。

其实看完电影我的一个最大的疑惑是,究竟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搬上荧幕?这个疑问当然不仅仅限于《宝贝儿》这部文艺片,如果能讲好一个故事,观众愿意掏钱去买单,可是如果这个故事没有那么吸引人,只有导演和制作团队被这股“善良”打动,我想问,为什么要将这种感动搬上荧幕?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解释是——为了展现这个边缘群体,让他们有一次站在舞台中央的机会,所以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打造爆款,这一点值得尊敬,不过我的疑问依旧没有消除。

很可惜的是,启用流量爆款杨幂这个决定,导演本来就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但最后媒体的报道里面还是频繁提及杨幂的演技在大陆观众中引起的争议,这有点遮盖掉这部电影本就想朴素安静的设定。

我对刘杰导演对于这个故事的爱深信不疑,但是我在得知刘杰导演花了九年时间去酝酿和打磨这个故事之后,我猜想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将刘杰导演在走访这些无肛弃婴案例进行调查采访花费的心血拍成纪录片,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这个故事值得讲,但是讲述的方式不止可以用电影一种,世人也会愿意听。换句话说,对此类题材仅有大爱是不成型的,对于想讲好故事的每一位导演来说,这可能都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总之,以一种编年体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并不应该与“乏味”并行,它可以讲的更入戏些。尽管导演不认可这是戏,他只是想提出这些如弃婴等比较严肃的社会问题,如果引起的讨论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对他来说这可能就够了,对于评分和票房,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我总觉得,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文艺片的存在,必然应该体现出它应有的社会价值,查一下简介发现这部片是侯孝贤监制,杜笃之录音,张叔平和廖庆松剪辑指导,可以说整个侯孝贤的御用班底齐上阵,真的不容易。如果引起社会短暂讨论之后电影很快就被遗忘,那么作为一部成功院线上映的电影来说,为它花费的资本和动用的班底团队都有些可惜。

如果能用这九年调查研究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完成度更高的纪录片作品,很可能会比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更多一些。

我想总归要回到一个问题上来,就是什么是一个值得被讲述的好故事?

虽然我好像也是吐槽多于赞美,但是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我相信好的作品需要各方声音,也相信刘杰导演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一点影评感想,欢迎各路好汉斧正。

                                    《宝贝儿》终极预告 杨幂出道16年首演文艺片


《宝贝儿》终极预告 杨幂出道16年首演文艺片_宝贝儿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本文是celluloid公众号荷李活道栏目的第1篇原创文章

                                        我是Werckmeister,一个孤独的星球灵魂;

                                            期待在光影中找到回忆,刻录时光。

撰文:Werckmeister | 不知名光影星球球长

微博:@Werckmeister

微信公众号:celluloi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微信公众号celluloid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