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们走出写作困局(三)走出困局的思维
在上一篇《(二)误入歧途的根源》中,我们已经知道写作的本质是用文字描述画面,而三年级之前的看图写话讲故事恰恰是三年级之后的命题作文的模拟训练,那么一二年级阶段,孩子在看图写话讲故事上,究竟出了哪些具体问题,以致于没有和三年级之后的命题作文衔接上呢?
看了以上这些问题,相信家长们已经意识到——它们和我们在《(一)令人困惑的现状》中所罗列的命题作文问题,是一样一样的吧!
是的,孩子的大部分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其实是会延续的。所以最近,各大知名教育品牌都不约而同地纷纷推出了看图写话的在线课程,而教学方法也几乎一模一样,都属于“要素派”。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几家品牌机构的课程广告,我们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在四大类看图写话的各种写作要素背后,还有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不可谓不丰富。不过,这也意味着,孩子对各种知识点的记忆量是非常大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他们首先要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不同的要素知识点,再通过观察从图片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翻译成文字,最后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境把这些文字组装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
而这种教学方法所训练的思维——记忆、理解、和运用,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及其学生Lorin Anderson所提出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学体系,则属于低阶思维,而不属于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参阅以下链接中的文章《学习的认知层次,影响了两代美国人的教育认知目标分类体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5857855357954406)
另外,根据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原理,在任何思考过程中,人脑能同时运用的知识点最多9个(比如一份很长的购物清单,人们很难一下子记住所有要购买的物品),而孩子则通常只有4个左右。所以,那么多要素和技巧同时思考并组合运用的难度,对孩子来说是相当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是发现孩子前说后忘,听的时候还记得住,做的时候就忘东忘西的根源所在了。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流程派”,教学方法如下图所示——
具体来说,就是以下的思维过程——
所以,“流程派”所训练的思维就属于高阶思维,而且流程中的五个环节都有更细化的步骤,每个环节都可以输出一定的文字,从全图一句话,到全图分成若干段、每段一句话,再到每段一句话扩展为每段三句话,最后到每段三句话以上,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当然,没有具体的例子,家长们可能也很难完全理解这两派的本质区别。下面,就让我们以一个看图写话为例,来看看这两派分别会怎么写吧。
“要素派”的发散式思维导图看上去是不是很简单(共103字)?!不过,等到了孩子三年级写动物作文要求介绍动物各方面的特点时,这种写法在构思和表达上就都衔接不上了。因为范文中猴子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3句话,根本就没有围绕“嬉戏玩闹”这个中心句(写的明明是各玩各的,哪有互相打闹的情节),更不要说总结句中“调皮、可爱”这2个特点是从哪里体现了,特别是第3个“有的”完全文不对图。这就会导致孩子到了三年级之后写介绍类作文时出现文不扣题、句不达意等问题。
其实,这段话的中心句,如果归纳为“森林里一群猴子生活得自由自在”(3个“有的”就是“自由自在”的具体体现),而总结句则归纳为“这真是一群无忧无虑的猴子啊”,整段话的逻辑就通了。
如果要保留原有的中心句和总结句,那么就要对3个“有的”用高阶思维对局部画面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思考,比如荡秋千时你追我赶,吃香蕉时吃个不停还互相争抢,闲着没事时还会和游客互相做鬼脸,被逗乐了就躺在地上笑,这样就能体现出“嬉戏玩闹”和“调皮可爱”了。
所以,“流程派”所倡导的高阶思维是不会让孩子养成简单罗列要素的写作习惯的,这如果是在故事类看图写话里,就还会造成孩子以后写记叙文,出现流水账、没有重点、重点不具体、详略不当等问题。而高阶思维则是让孩子进入到图片的情境中,分析局部画面和画面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再具体说明,或者去发现事件的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有所领悟。同时,“流程派”还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五个小目标,让孩子循序渐进,以此来和三年级以后的作文要求相衔接。具体如下——
第1步:用一句话概括图意——43字
夏日的一天下午,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正在树林里嬉戏玩闹,它们可调皮啦,把游客们都逗乐了。
第2步:用几句话拼接画面——102字
夏日的一天下午,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正在树林里嬉戏玩闹,它们可调皮啦,把游客们都逗乐了。你看,地上的两只猴子在开心地吃香蕉。树上的两只猴子却荡着秋千想来抢。结果它们总是抢不到,可把地上的另一只猴子给笑坏了。
第3步:再加一句思考意义——121字
夏日的一天下午,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正在树林里嬉戏玩闹,它们可调皮啦,把游客们都逗乐了。你看,地上的两只猴子在开心地吃香蕉。树上的两只猴子却荡着秋千想来抢。结果它们总是抢不到,可把地上的另一只猴子给笑坏了。唉,你说这群调皮鬼怎么就不懂得分享呢?
第4步:用三要素组合画面——205字
夏日的一天下午,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正在树林里嬉戏玩闹,它们可调皮啦,把游客们都逗乐了。你看,茂盛的大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两只猴子正坐在那里开心地吃着香蕉,吃得津津有味。树上荡秋千的两只猴子见了,也好想吃啊。于是,它们就从高高的树上荡下来,想抢几根香蕉。不过,地上的两只猴子把香蕉抱得可紧了,树上的两只猴子每次都没得逞。这可把地上的另一只猴子给乐坏了,躺在地上笑个不停。唉,你说这群调皮鬼怎么就不懂得分享呢?
第5步:描述细节优化画面——331字
夏日的一天下午,动物园里的一群猴子正在树林里嬉戏玩闹,它们可调皮啦,把游客们都逗乐了。你看,茂盛的大树下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两只猴子正坐在那里开心地吃着香蕉,它们怀里都捧着一大把香蕉,灵活的手指三下五除二就剥开了香蕉皮,吃完一根还没完,又接着吃另一根,可真是吃得津津有味。树上荡秋千的两只猴子本来很悠闲地荡来荡去,可现在却肚子饿得咕咕叫,也好想吃香蕉啊。于是,它们就从高高的树上荡下来,用脚勾着枝条,倒挂着身体,伸手想去抢几根香蕉。不过,地上的两只猴子把香蕉抱得可紧了,总是能躲过去,害得树上的两只猴子每次都没得逞,只好继续一边荡秋千,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这可把地上的另一只猴子给乐坏了,瞧,它躺在地上捧着肚子哈哈笑个不停呢。唉,你说这群调皮鬼怎么就不懂得分享呢?
现在,大家发现了吗?用高阶思维去观察一个画面,对画面的拼接和组合就会出现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内容就不可能完全一样。而用低阶思维去观察一个画面,虽然罗列要素相对简单,却容易写得千篇一律,同时也抹杀了思考和创造。所以,如果不在一二年级就训练孩子使用高阶思维,那么到了三年级才突然升级到高阶思维,孩子当然就很难适应了。更有甚者,直到初中才开始高阶思维的训练,那孩子自然无法在短期内就做到立意深刻。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或许会说,就算是低阶思维,好歹也有发散式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啊,孩子容易上手,而高阶思维,又有什么作为工具呢?对于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在下一篇继续探讨吧!
未完待续……下一篇(四)高阶思维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