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慈悲
王小清,公众号:luokekedehouhuayuan(洛可可的后花园)
慈悲不是能作出来的。有没有慈悲心,眉目间会显现出。有的人他夸人善良,说真是菩萨心肠。也许那人只是做了一件于他有益的事。这算不得什么。在正确的标准里,也许连合理都谈不上,更谈不上慈悲。
弘一法师在坐下藤椅前会转动藤椅,是为防止椅中有小虫来不及逃走,被自己坐死。这是慈悲的上等境界。
恋爱的男女吵架分手了,被人问起,却从不说对方一个不是。缘分本就是难强求的,在一起时欣喜,离别了亦不会为自己赢取口碑而怪罪对方,只如王菲那般“缘分已尽,我还好,你也保重”,风清云淡,不粘滞,不鄙夷,刚刚好,这便是凡尘男女能做的慈悲。
他和她做了一辈子夫妻,年轻时为生活为子女劳苦,无暇对彼此轻言慢语,有时甚至过得粗粝。老了,一家人吃饭,他夹起笋干,放到她碗里:“多吃一点,你喜欢的。”她欣然浅笑。只这一声轻轻的关怀和一抹微笑,过去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已经灰飞烟灭。这也是慈悲。
慈悲如一个懂爱的女子。翻开记忆的图册,不再想起伤害,或者已然忘记。放别人一码,也放自己一身轻松。这不是慈悲会是什么。
方方的小说《云淡风轻》里,那个儿子溺水的母亲,承受巨痛,原谅了别人家孩子的无心之失,不把他告上法庭,而是选择原谅。不怪你。你和我儿子是最好的朋友。你是无心的。三句话拯救了两个家庭。不去加重那个少年一生的心债,换回了感恩,也避免了自己被怨恨裹挟而人不人鬼不鬼。多么好!这也是慈悲。
小时候,奶奶眷恋于长寿。有了小病,就会去看医生。而乡间医生医术不高明。偶尔会用药过量,而老人承受力又低。有一次奶奶挺过去了,第二次没挺住,仙逝了。接到消息的父亲、伯伯迅速赶到诊所,痛哭流涕。此时奶奶已合眼,模样安详。医生吓得面如土色,拼命解释。人应乐天安命,到老了能安静慈祥地离开人世也是福报。父亲、伯伯并未纠缠于医疗事故,只是说寿辰到了。默默准备丧事,好好地送奶奶走。这更是慈悲。
我喜欢你但你不喜欢我。我对你好却未换来你恒久的真心。那么,我就走了,我也有自己的方向。徐志摩在诗里写,“偶尔投影在你波心……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两只船相遇了。一刹那的相逢、心动,最终擦肩。不怨,不恨,不悲,不喜。视作人生常态,依旧桃花笑春风。这样的洒脱,也是慈悲。
《半生缘》里曼桢哭着对世均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再相逢,知己般的倾诉,哪怕是无奈、决绝,这样的痛哭,也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