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mood每天写1000字历史

杜月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017-06-05  本文已影响382人  奇奇漫悦读

01

读完《杜月笙全传》,很想推荐给大家。

书非常好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刺激,好像在看一部民国大片。

剧情可比虚构的港台黑社会电影《古惑仔》好看多了。

毕竟,杜月笙时代上海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在那样的环境中能活下来,并爬上巅峰,靠得不光是斗勇讲义气,更要靠胆识和智慧。

读完全书,不但能了解杜月笙的一生,更能了解民国时期上海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租界林立,黑帮横行,商人大都贩卖毒品,赌场和妓院都是合法化的…

书里很多惊险的情节,也是专属于那个年代的,比如:“抢土”,土就是“鸦片”,有些商人为了赚钱走私鸦片,而各派黑帮为了敛财就专门打劫卖鸦片的商人,这叫“抢土”;还有专暗杀汉奸卖国贼的民间恐怖组织“斧头帮”;军统特务戴笠的各种除奸暗杀活动;香港沦陷后,杜月笙机智营救被困的大亨们……

书里还写了轰动一时的魏廷荣被绑架案的内幕。

为了争夺权利,杜月笙设计绑架了当时唯一能与他抗衡的大亨魏廷荣。事后,他不但逍遥法外,还逼魏廷荣出了三万元了事费,魏廷荣也因为这件事对杜月笙低头,几乎退隐江湖。

从此事可见,当时黑社会势力对司法公司正的影响有多大。

当时的社会乱到什么程度呢?

——抓人贩子的警察领导,实际上是最大的人贩子头头;国民党政府设立的禁毒局,实际暗中靠征毒品税敛财,并暗中贩卖鸦片;政府利用老百姓的爱国心发行集资买飞机的奖券,结果相当一部分钱都中饱了杜月笙、孔祥熙等人的私馕…

而这一切,最后知道真相的永远是无辜的老百姓。

02

杜月笙15岁独闯上海滩,拜师于青帮头子黄金荣,后被称为青帮三百年来第一人。

他的发迹与上海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因而其经历是不可复制的。

斗狠、钻营、溜须拍马,讲义气等都是他混迹社会的生存能力,但很多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法制社会。

下面列出的,是我从书中总结出的可以为今人所借鉴的为人处事方法。毕竟,社会环境会变,而人性的优缺点却是永恒的。

第一:强大的自省精神。

杜月笙在金府打杂的时候,虽然一开始干的都是跑腿的活儿,但是他每天晚上都要三省吾身:今天有没有说错话?做事是否妥当得体?身边的人都是什么脾气性格,有什么喜好?用什么方式说话做事对他们来说最恰当?他们身上哪点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而哪点又是自己要避免的…?

及时自省,让杜月笙为人处事很有弹性,不固执。

第二:低调做人。

杜月笙刚入黄金荣府上,就迅速帮黄金荣破了黄馆的家贼偷窃案,立下大功。所有人都对他钦佩不已。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做人,勤勤快快跑腿,老老实实干活,和和气气说话,能帮谁一把就帮谁一把。

他越是低调,在小伙计眼中地位就越高。他越是什么都不说,那晚孤身抓贼的经历就越被描述得神乎其神…

年轻时的低调,让杜月笙显得沉稳又有大格局。

第三:知恩图报,重情重义。

在黄公馆赚到第一笔钱后,杜月笙首先想得是回报曾经帮助过的老板,兄弟和朋友,并归还曾经欠下朋友的债。

香港沦陷时,为了营救被困的大亨,杜月笙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冒着生命危险做联络人,最后一批撤离。

他的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为他迎来了一大批忠心耿耿的信徒和宝贵人脉。

第四:善于包装自己,经营自我形象。

杜月笙有一种天生的人格魅力,他见人总是温和友善,彬彬有礼,绝不像一般黑帮老大那样满口脏话,粗鄙低俗。

在穿戴上,别的黑帮老大都是穿金戴银,敞胸露怀,杜月笙名闻上海滩后就改变了黑帮大亨的传统打扮,他一年四季穿长衫,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社会人士对杜月笙的评价和态度都不同于其他黑帮老大。

(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杜月笙也以文质彬彬的君子做派广结社会名流,拉拢文人墨客,以增加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第五:洞悉人性,做人处事游刃有余。

杜月笙天生情商高,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洞悉人性,为人处事游刃有余。

杜月笙拉拢知识分子就很有一套。他知道名人文士最看重名望和尊严,在拉拢的时候,他都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先借机施恩于对方,等人情累积到一定程度,对方就心悦诚服地成为杜公馆的座上客。

书里写道,章太炎的亲戚惹上一桩官司,不擅长处理纠纷的章太炎给付写了一封信求助。杜月笙见信后不但不嫌麻烦,反而喜出望外,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攀附国学大师的大好机会。他当即命人处理完,并趁机亲自登门拜访章太炎。

章太炎欠他人情,自然就不好拒绝。

杜月笙原名月生,章太炎为了感谢他,帮他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取自《尚书》。章太炎将他的名字稍加改动,就令名字变得典雅庄重,饱含文化气息。

再比如,他资助工人罢工,帮助工人与法国资本势力协调,放出了被关押的45名工人领袖。因此得到工人们的好感,很多工人领袖拜师到他门下。接着,他又利用自己在工人阶级中的影响力适时地向法租界施压,从而使法国领事和巡抚等各级官员不得不答应他的一些要求。

像这种利用人性弱点,做事“两面光”的事例,书中讲了不少。

第六:宁肯雪中送炭,也不锦上添花。

杜月笙很会做人,他总是在别人陷入困境绝境时,施以援手。

比如:蒋介石下野时,他积极为蒋介石上台造势情愿,后来蒋介石上台,对他青睐有加。

再比如:他经常资助一些落魄的文人墨客。他刚认识章太炎时,章太炎生活拮据,杜月笙就悄悄给章太炎留下了2000元的银票。此后,每个月他都会派人给章府送一笔钱接济他。

靠着”雪中送炭“积下的恩情,无论杜月笙走到哪里,都有一帮忠诚于他的朋友。

第七:仗义疏财,聚人气。

杜月笙虽是穷苦出身,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像一般穷养的孩子长大后特别看重钱财;相反,他最懂得“钱聚人散,钱散人聚”的道理。

比起攒钱,他心中有更大的野心,他把挣来的钱都用来疏通关系、接济寒士、投资新产业,或者做些能提升自我形象的社会活动。

他临死时,不愿子女讨债,就把所有的借据都烧掉了。表面上看是断了子女的财路,实际也是帮后代避祸积福。

正如他所说的:钞票再多只不过是金山银海,人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杜月笙和孟小冬

03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对杜月笙的生平记录非常客观,杜月笙做过的事,好的坏的,都被记录在案。

杜月笙独霸上海滩后热衷公益,经常为上海市民打抱不平,自己出资赞助工人罢工,帮助中国人和洋人打官司,在上海声誉很好,当时上海人都流传一句话:有事找杜月笙。

然而,人性总是复杂的。与此同时,私底下他依然做着私卖鸦片,巴结侵略者,开赌馆,甚至贩卖人口的罪恶勾当。

他善于见风使舵,根据利益站队。共产党处于劣势时,他曾联合蒋介石大肆屠杀工人武装队,疯狂暗杀中共产党员。

同时,他又有朴素的民族大义。五卅运动爆发后,许多罢工游行的中国人被枪杀、逮捕,形式非常危机。张啸林黄金荣等大亨都反对杜月笙参与此事,但是杜月笙却说:“我们住租界,但我们是中国人。”五卅惨案后,他关闭了赌场烟厂,全力支持工人罢工运动。

抗战爆发后,他成立敌后救援会,利用个人影响力为抗战募集捐款,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对待朋友可以说是肝胆相照,重情重义。但同时,他的心狠手辣也无人能及。他做生意时,最爱使用流氓的那一套手段,威逼利诱,巧取豪夺,杀人掠货,做了许多违法背德的血腥之事。(这种流氓式的经营方式在畸形繁荣的上海滩是最有效的。但若把这种方式套用到和平的法制年代,恐怕十次牢都不够坐的。所以说,杜月笙的成功不可复制。)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杜月笙这样的人,甚至觉得他所谓的义气,也不过是粉饰自己的手段。

虽然他靠着两面三刀的手腕,审时度势地站上了高位。然而,再高明的手腕也逃不过时间的检测和因果的循环。

杜月笙曾经勒索过一个商人,将他的财产和祖传的金佛洗劫一空。后来,杜月笙落魄之时,这个商人又找到他,将他绑架,把多年前被他敲诈走的那尊金佛又勒索了回去。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战败逃到台湾。杜月笙曾帮国民党残害过共产党,他不敢留在上海,又不想到台湾受蒋介石控制,就逃到了香港。这是他审时度势后的又一个明智决定。后来留在上海的许多大亨、杜氏门生都被公审批斗。而杜月笙却躲过此劫,得以在香港安享晚年。

不过,杜月笙躲过了人灾,却逃不过天命。

杜月笙归港后,没有经济来源,国内的政治局势对他很不利,他的精神压力很大,哮喘病越来越厉害,后来发展到每天都要带着氧气筒,家里随时驻守医生的地步。到病程最后,更是生理系统瘫痪,大小便失禁。

杜月笙病重时,孟小冬不离左右侍奉

死之前,杜月笙留下遗愿:把自己的灵柩暂时存放在香港,待有朝一日形式好转,再由后人转葬到上海他的出生地高桥。

可惜,他的这个叶落归根的愿望,竟到现在都没有实现。

一代传奇大亨,晚境竟如此凄凉,让人忍不住感叹:再大的人物,在命运面前都是渺小的。

作者奇奇,内心彪悍的美女大学教师,专栏作家。用文字记录柴米油盐里的风花雪月。曾获得首届新媒体写作大赛第一名。关注我,好文不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