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沟通时不被情绪影响?|《好好说话》

2023-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为己悦读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言不合就发怒,压制不住的情绪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势不可当;一急躁或者被人误解时就会说着说着变激动,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一旦对方言行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或者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太高,内心压制的情绪就会爆发。最后导致沟通无法继续下去,人际关系也岌岌可危。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消极逃避还是积极面对?


不同的应对方式会让我们的沟通效果截然不同,逃避既不能解决矛盾,而且还会让双方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进而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勇气来修复人际关系。积极面对会拉进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彼此在沟通中被治愈,被支持。那如何去面对呢?

书籍:《好好说话》,作者:森优子 《好好说话:让你的每一句都恰到好处》这本书提到会说话的人有三个特点:一是不会对对方有过高的期待;二、自然而然地令人感到被治愈;三、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这个告诉我们: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不只是为了对方,更是为了自己!

《好好说话》原文片段摘抄

但如果确实存在说话急或者有情绪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我认为有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去改进和优化。


一、放低对他人和自己期待。当我们对他人或者对自己的期待太高时,一旦期待没有达到预期,就会有不满、抱怨或者其他情绪等。放低期待,我们内心的期望值越低,我们内心的接受程度就大,情绪值也会比较低。


二、觉察、接纳并预告情绪。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并没有好坏之分。虽然很多时候当我们有情绪时,事情会向不太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导致不良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情绪一定会带来不良影响,二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情绪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因为结果失控就否认或压制自己的情绪。要想自然而然地被治愈,我们需要觉察并认知自己的情绪,并提前预告自己的情绪。让说话的双方都能有所预判,从而让沟通的发展可控。


三、处于情绪时,坦白自己的需要。在沟通中预告了自己的情绪后,沟通的气氛也会变得缓和。这个时候坦白自己的需要,对方也会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四、对方理解后,提出自己的请求。当确认对方真正理解我们的真实想法时,再提出自己的请求,这样会更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有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不是对方不愿意去支持自己,而是对方并不理解和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所以,沟通过程中,放低对彼此的期待,我们的情绪波动会小很多。当情绪出现时,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并提前预告自己的情绪,给沟通中的双方一个等待的时间。这种等待不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让情绪不至于升温甚至到达临界值。当自己处于情绪中时,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要隐藏自己的想法,坦白自己的需要,并在对方理解后,大胆提出自己的请求,相信你一定会得到对方的支持!


那下次在沟通中碰到有情绪时,不妨试试这种方法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