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人生不同阶段的好与坏,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
我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它在全球畅销30年,销量达200多万册。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作品!它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扛鼎之作,是塞利格曼幸福经典系列之一。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它的书名就是——《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对我个人而言,我在十多年前就看过这本书,因此,它在我遭遇无数挫折和坎坷的过程中,如何用乐观的心态去积极面对和思考,勇敢找到对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去迎接风浪。在它的指引下,帮助我改变了很多错误的教育理念,也创造了很多令周围人都直呼不可能的“奇迹”。
然而,最近这几年,我在工作和生活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没有一点希望了。所以,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半途而废,一遇到阻碍,就想退缩、逃避。整个人看上去特别的不好。
最近,我又翻到了这本书,当我看到悲观的心态不仅会造成人生的失败,而且也会导致身体状况可能会往糟糕的方向发展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已经“迷路”好久了。
所以,我今天诚意推荐这本书,我推荐它的理由有三个:
一、乐观的人拥有的解释风格总是会给予自己希望和勇气
正如当我们面对“半杯水”的时候,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的那半杯,有的人看到的是空的那半杯。当我们遇到人生中的困境时,有的人看到的是摆在眼前的难关,有的人则看到的是未来的希望和可能。
心理学在过去20年最显著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选择他想要的思考模式。
悲观的人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惊肉跳,不仅如此,在他们的人生中,处处都“无助感”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总是放弃,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因此就一蹶不振。
而乐观的人在遭遇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所以,乐观的人不会被失败打倒。他们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克服它。
造成这两种不同命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于事件的“解释风格”(即不同的归因方式)不同。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
1、永久性。比如“妈妈总是这么唠叨!”“我不打扫房间时妈妈很唠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2、普遍性。比如面对会计工作失误,两种不同解释风格“我做什么都做不好。”“我只是不太擅长和数字打交道。”
3、人格化。如何看待自己。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悲观的人怪罪自己,乐观的人怪罪旁人或环境。好事发生时则相反。
解释风格对成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它可以引发抑郁,也可以是人在悲剧后立刻振作起来;它可以让人对生活失去兴趣,也可以使人充分享受人生;它可以阻止一个人实现他的目标,也可以使人超越他的目标。
所以,我们常听到一句话:“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二、悲观的人更容易抑郁
在这本书里,作者写道:“假如你有悲观的解释风格,那么你会在四个方面碰到困难:第一,你很容易抑郁;第二,你没有发挥你的潜能,以你的表现应该可以更好;第三,你的健康、你的免疫机能比较差,而且年纪越大,健康状况会越差;第四,生命一点情绪都没有,悲观的解释风格使得生活很灰暗。”
所以,抑郁是悲观的放大。
我自己最近一次看镜子的时候,发觉脸上的斑特别严重,而且睡眠质量很差,干什么都特别没劲,遭遇到一些小的挫折都会不由自主地退缩。特别是在学写作的过程中,很多训练营的打卡作业,我都没能坚持到最后。我对自己的表现很失望,但是每次想要“改邪归正”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开始浪费时间,等时间过去了,又懊悔不已。
当我重新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感到,原来发生在我身上的一系列变化都意味着我已经“滑向”抑郁很久了。
为此,翻开这本书的目的之一,于是想要让自己“更新”一下。
为此,书中就有关于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如果你在这9个症状中的5个,就要重视了:
1、情绪低落;
2、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
3、没有胃口;
4、失眠;
5、思维或动作迟缓;
6、无精打采,没有活力;
7、有罪恶感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8、思考能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
9、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三、运用ABCDE法则,活出乐观的人生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所有的答案却未必都如最初所愿。重要的是,在最终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稳初心,等得到转角的光明。随时、随性、随缘。随喜,随遇而安。”
所以,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本书里是怎么教我们学习乐观的:
所谓的ABCDE法则指的是:
A:我们遇到的不好的事件
B:我们自身的想法、信念
C:我们的想法和信念带来的后果
D:反驳那些不合理的想法
E:激发一些新的感受和想法
这里,我举个书中的例子:
不好的事:我辛辛苦苦做菜,请一群朋友吃晚餐,但我发现有个重要客人机会没吃菜
想法:才很难吃,我根本不会做菜。我本来想借此机会让她对我有好印象,现在全泡汤了。她没有吃到一半就站起来离席已经算是给我面子了。
后果:我觉得非常失望,而且恨自己。我觉得很丢脸。这让我一个晚上都在躲避她。显然事情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进行。
反驳:这真是胡说!我知道晚饭没那么难吃(证据)。她可能没吃什么,但别人吃了很多(证据),她不爱吃我做的菜可能有一百中理由(其他可能性)。她可能在节食,可能身体有点不舒服,也有可能是胃口很小(其他可能性)。即使她没吃什么,但她看起来很愉快(证据)。她还说了一些笑话,看起来很开心(证据)。如果她很厌恶我的话,她就不会这样了(其他可能性)。
激发:我没有像刚才那么生气或难堪了。我知道如果我们躲避她,我就真的会丧失一个认识她的机会。我可以放松自己。不要让我的想象力破坏我的晚宴。
以上的方法很简单,无非就是做一些小小的调整就能改变一个人对自己负面消极的看法,进而让自己能够放松和愉悦。
所以,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不管你流泪或微笑,都没有人知道。只是这一路的艰辛困苦,只有你一个人知道。风光明媚时,可能有人会陪伴你走。但暗夜微凉,却只有你一人。岁月长,衣裳薄。唯一要明白的便是,学会坚强和乐观。即使暗夜时会失落、孤独、无助、哭泣,天亮时,也要微笑、骄傲、从容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