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钻之家千钻公会晒晒你的简书钻

谈谈简书钻的精神意义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238人  水波杨山
谈谈简书钻的精神意义

(一)

我写过一篇《简书钻的价值,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文中出现这样的话:

“我将努力多多获取简书钻,并长期持有它——也许会直到地老天荒,......”

还有一段:

“仿佛不经意间,蓦然回首,在那灯火阑珊处,简书钻的光芒乍现......”

有简友留言:

“没有一个网站能天长地久,至于钻的光芒能否持久,拭目以待。”

简友的话令我深思。

作为一个以写诗为主的作者,我的感受是否过于主观了呢?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我承认自己或许有些天真,不过,我也相信自己看清了简书钻的某种本性。

谈谈简书钻的精神意义

(二)

我认为,简书钻的本性,就在于激发简书参与者的热情。

请注意,我用了“参与者”一词,而非“用户”。

简书钻的设计,不仅针对用户,也包括运营管理者。一句话,与简书直接相关的人员,因简书钻的联结,无一能置身事外。

简书钻底层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决定了简书话语权的分散。

分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简书的命运,由每个参与者决定;简书的未来,由每个参与者书写。

所谓“简书钻的光芒”,究竟能否持久,其实,我们“拭目以待”的同时,更应该伸出手,努力拭去粘附在钻身之上的尘垢,让她的光芒不被遮挡。

作为写作者,我们对简书钻要付的责任,就是尽己所能,创作最优质的内容出来。

谈谈简书钻的精神意义

(三)

也许,长期写诗的生涯,已使我的思维方式变得诗意化。

我对简书钻,几乎出自本能地有种浪漫化的理解和想象。

目前为止,我已写出关于简书钻的诗歌达六首之多,这或许很能说明问题。

我主要是把简书钻当成某种精神象征物来对待的。

所以,我才会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写下这样的段落:

“就在我读《圣经》般逐字逐句读完白皮书那一刻,仿佛有光穿透我体内的黑暗,照亮了我的灵魂。不夸张地说,我有重生的感觉。”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作者如此直白地,表达对简书钻的精神意义的看重。

当然,每个人对简书钻的解读和应对是不同的。

就在昨天的简书交流社群里,有人提到参与者中不免有投资者和投机者的身影,而我受此启发,补充了“投文者”一词。

投文者,即是写作者,或曰内容贡献者,在内容社区简书,一切围绕这批人运作。这是常识。

那么,问题是,“文”字,除了具体指文章,还有什么所指呢?

谈谈简书钻的精神意义

(四)

“文”,让我想起《论语》里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在我看来,简书钻登场前的简书太“文”了,大家恭敬礼貌,谈吐严肃,但缺乏活力,不够豪放、直爽,缺乏生机勃勃的气象。

也许,简书的氛围太纯净了,有点君子不言利的清高味道,水至清则无鱼,一些投机者全无空子可钻。

这当然成就了中国最有情怀的内容社区,令人肃然起敬。

但所谓生态,是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就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去吃泥。这样充满生存竞争,才叫生态。

安安静静各写各的,最后点赞寥寥,相互颇有文人相轻,老死不相往来架势,这是健康的生态吗?

我认为不是。

文采超过质朴就死板(史),那么,什么是质朴呢?

就是坦然言利,谈欲望,讲本能。

简书钻的虚拟币性质,带有象征性(暂时?)的逐利色彩,抢钻的狂欢,代表了本能的释放。

所以,简书钻时代的“投文”,其实与投资、投机一样,目的在于注重文章质量的同时,也注重收益。

投资者放长线,投机者炒短线,各有所图。写作者所恃唯有文章,故而投文以换钻。

如此各显神通,碰撞对话,一潭静水骤然生波,生态也就渐渐趋向健康、自然。

所以说,简书钻的作用,就在于将商业竞争的市场机制引入文人世界,为才华标价,将热情定值,以简书钻的闪亮,取代象牙塔的矗立,而文化创造的激情也因此被重新点燃。

这完全是一场革命的架势。

而简书钻的革命性的精神意义,就在于当最初的喧哗与骚动过后,在获钻的过程中必将凝结着你我的爱与创造、耐心和信心、岁月与希望。

我的简书钻相关文章:

谈谈我对千钻公会的看法

简书钻的价值,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区块链和分享经济:新风口,新红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